“問題企業家”張政建 出逃
張政建原本的構想很完美:用民間借貸支付土地出讓金,等土地手續辦完再向銀行融資,歸還民間借貸,然而......
宏觀調控下的民企生態
起始于2007年下半年的宏觀調控來勢洶洶,在這張大幕之下,民企的命運再一次面臨蕭瑟的考驗:一些經營不善的企業家出逃避債,一些“問題企業家”露出原形,更多的則在寒冬中等待希望……
宏觀調控的方式依舊,企業家們卻幾經輪回
張政建原本的構想很完美:用民間借貸支付土地出讓金,等土地手續辦完再向銀行融資,歸還民間借貸。然而……
6月3日,浙江義烏地區頗有名氣的金烏集團老板張政建坐上飛機,“出差”。他先取道北京到香港,然后到了馬來西亞,再然后就徹底消失在大家的眼界以外了。
7月中旬,浙江中部城市進入酷暑階段,氣溫38度。幾百名和張政建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人們忽然醒悟,這位金烏集團的老板如同水蒸氣一樣“人間蒸發”了。
有野心的商人
根據義烏市政府公布的清查數據,金烏集團目前所涉及欠款大約為17億多。其中,拖欠8八家銀行貸款3.5億,均都有抵押物。另外的14億都為民間借貸,本金為8億,利息6億。金烏旗下的資產,遠遠不抵這個數。
在這個全國著名的經濟百強縣里,身家上億的富商巨賈比比皆是,按理,張政建不算拔尖。真正讓這個名字在義烏商圈打響的,緣于2004年他的一個大膽之舉——一口氣吃下了中國在迪拜的最大商貿城——“龍城”的500間商鋪,動用資金一個億。隨后,“新光飾品”等義烏及其周邊地區的幾十個知名品牌借此打入中東市場。
然而,當地一位生意人向記者透露,“其實,他根本沒有付清這500個商鋪的資金,就是轉身把鋪位倒給想到中東做生意的義烏人。這一個億資金是虛的。”
張政建原是義烏市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