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傳遞】樂山:背靠背,臉對臉
岷江的舊大橋就是所有樂山人一錘子一錘子敲 出來的,誰敢說沒文化呢?直接把這座凝聚著樂山人心血的大橋變成昌明文化之地,樂山人一定很愿意。
到樂山時,已是下午,朋友拉去吃當地的農家魚鍋,就在岷江邊上。對岸幾條大船,川流中微微搖 晃,據說也是吃魚的所在,不過朋友說,那都是吃氣氛的,和魚無關。不過一會就見大船的好處,夜未至它們也可燈火輝煌,天微暗了,原來是日偏食,日牙兒在云 層中不時露些模糊不清的面貌。幾分鐘后,熱氣騰騰的湯鍋便端了上來,看起來就是些鯰魚、黃辣丁之類,食盡后佐以黃瓜土豆,但味道香辣可口,絕對是一時之 選。朋友開玩笑說,該湯可治愈感冒,直讓人后悔為什么不先感冒了再來。
對一個吃貨來說,不嘗嘗樂山的涼粉、豆腐等,怕是要終生遺憾,就像到樂山不看大佛一樣不可思議。對外人來說,大佛甚至可能是唯一了解樂山的線索,三江合流處,人心思靖時,至今樂山大佛邊還有紀念規劃者海通法師的海師洞.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上朝峨眉,下朝凌云。
峨眉,指的便是峨眉山了,山下有峨眉山市,隸屬樂山。我去的時候,不巧,正趕上奧運火炬兩天后即將在山上傳遞,封了。當然,也沒什么不巧,我訕訕地琢磨,要不是火炬快到了,我也沒什么機會到這里來。
峨眉是佛山,和五臺山、普陀山、九華山齊名,雖不能至,也可向往一把。它的上級市樂山,也有 很多佛,背對大佛,凌云山的另一面,當地組織建設了個東方佛都,占地400多畝。工程設計因山就勢,簡單地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