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消費信仰“變形記”:白馬股走下神壇,消費信仰瓦解?
在股市長虹3年的白馬板塊為何在此時點集體爆雷,在相似的“業績雷”背后,是財務造假,還是基本面變壞;是成長的陣痛,還是消費變遷?
讓我們從上述公司的共性出發,講一講白馬股爆雷擊穿消費信仰的故事。
圖 / 圖蟲
一個企業的爆雷,猶如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往往會引發市場連鎖反應。
7月15日,有“藥中茅臺”之稱的東阿阿膠(000423.SZ)開盤便一字封死在跌停板。前一日晚,東阿阿膠發布2019年半年報預告顯示,預計上半年歸屬凈利潤為1.81億元至2.16億元,同比下降75%至79%。
這是被市場視為“價值投資”標的的“大白馬”東阿阿膠,在連續十二年持續增長后,業績出現明顯拐點。
無獨有偶。
大族激光(002008.SZ)、涪陵榨菜(002507.SZ)、輔仁藥業(600781.SH)等白馬股先后遭遇業績下滑或涉嫌造假,二級市場股價大跌。
一時間,從消費電子、制藥到食品,這些最易誕生白馬股的大消費行業,驚雷四起。
在股市長虹3年的白馬板塊為何在此時點集體爆雷,在相似的“業績雷”背后,是財務造假,還是基本面變壞;是成長的陣痛,還是消費變遷?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試圖從上述公司的共性出發,講一講白馬股爆雷擊穿消費信仰的故事。
白馬股走下神壇
消費板塊一直是被機構看好的板塊,不同于鋼鐵、煤炭等容易受累于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周期性板塊,業績和市場表現比較穩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日常消費是為數不多實現正增長的行業,區間漲幅排在行業第二位。
東阿阿膠的業績下滑不是沒有征兆。
圖 / 圖蟲
2018年年報發布之際,就已經顯出疲態。當年,東阿阿膠營收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0.46%,凈利潤增速銳減至1.98%,連續10年雙位數的增長自此打破。
彼時,市場上對東阿阿膠依賴頻繁提價驅動增長的模式就爭議不斷。
2006年秦玉峰出任東阿阿膠總經理之后,便高舉文化營銷的大旗,并找到一個關鍵詞——“滋補國寶”,開啟“價值回歸”戰略。借著驢皮緊缺和“價值回歸”之名,東阿阿膠走上了瘋狂提價之路。
據記者統計,從2010年至今,東阿阿膠先后共發布15次產品提價公告。在某電商平臺旗艦店內,東阿阿膠最便宜的一款阿膠塊價格是600元/125克。
今年3月,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參加的一場論壇上,秦玉峰表示:“我們每年都提價,但實際上這不是提價,是價值回歸?!?/p>
正是對于東阿阿膠所謂的“價值回歸”,投資者越來越不買賬,不斷用腳投票。
從今年以來的股價走勢看,東阿阿膠經歷過兩次明顯的股價下跌,一次是一季報發布后,公司營收、凈利雙雙兩位數下跌,公司股價急轉直下,兩周之內從47.2元跌至39.76元,降幅18.7%;另一次就是在半年報預告之后,股價從7月15日的39.35元跌至最新收盤價32.17元,跌幅22.3%。
面對股價的下跌,8月2日,東阿阿膠證券部人士對以投資者身份咨詢的記者表示,“公司把經營做好,就是對股價最好的支持。不能看短期波動,要看長期的發展?!?/p>
他同時反問記者:“如果對公司長期發展沒有信心,為什么要買公司股票呢?”但對于提振業績的具體措施,該人士沒有回應。
與東阿阿膠經歷相似是榨菜界“龍頭”涪陵榨菜。7月31日,涪陵榨菜股票跌停,市值一日蒸發22億元,引發跌停的同樣是一份增速明顯放緩的半年度業績報告。
圖 / 圖蟲
多個機構下調目標價。中金研報認為,業績下滑受公司積極推進渠道下沉、增加地面推廣和經銷商激勵所致,在銷售額增速較低時,剛性費用投放導致銷售費用率偏高。因盈利預測調整下調目標價8.5%至30元。
白馬“失蹄”遠不止這兩家。
譬如,大族激光屬于消費電子行業,曾經被外資買爆,今年上半年卻出現業績失速,凈利潤預計下降60%-65%。
而輔仁藥業因分紅爽約爆出流動性問題,甚至將面臨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風險。
甚至晾曬業龍頭好太太(603848.SH)則在8月1日遭遇毫無征兆的閃崩。
一系列的K線變動,似乎意味著機構抱團護盤的大消費概念版圖,正在隱現裂痕。
消費信仰瓦解?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本輪行情周期,至少在2017年開始,機構對消費就已經達成了一致,開始大幅加倉食品飲料,從2016年18.3%到2018年二季度接近30%。再加上機構加倉的醫藥中也有大量消費屬性的標的,對消費抱團的格局基本形成。
從國內外證券市場的發展歷史來看,消費行業往往是大牛股的誕生地。美國有可口可樂,中國有貴州茅臺。
正是這種淺顯易懂且朗朗上口的邏輯,驅動了A股大消費行業信仰的形成。
分析人士認為,消費行業之所容易出現大牛股,是因為受到技術的沖擊相對比較小,而且經過長期經營后形成較強的品牌壁壘和規模優勢,獲得壟斷地位,然后就有了定價權。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以“消費升級”為關鍵詞搜索,2016年共有156份機構研報,2017年共有292份,2018年共有224份,今年以來僅有39份。
從賣方聲音來看,也足以可見2017、2018年消費板塊的火熱。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不少推介大消費的賣方分析師在這一波行情中,亦不乏名利雙收者。
隨著A股國際化,外資鐘愛大消費的特點,給A股大消費概念加注了興奮劑。
據MSCI全球基準指數,截至2019年2月26日,外資通過滬股通重倉的5只股票中,有貴州茅臺、恒瑞醫藥、伊利股份;通過深股通重倉的5只股票中,有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五糧液、洋河股份。從行業來看,外資集中配置大消費,特別是最具本土特色的食品飲料行業。
2017年三季度開始國內機構攜手北上資金,到2018年1月底將消費板塊估值打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當時藍籌業績靚麗,而中小創業績萎靡不振,那投資藍籌、大白馬消費是不二的選擇,所以那時藍籌大消費估值有了明顯提升,但相比之前創業板泡沫和美國‘漂亮50’相比,估值還是便宜的。所以在2019年,大部分消費白馬都創出了新高?!被貞浧甬敃r的A股市場,淳石資本執行董事兼證券投資事業部負責人楊如意對記者說道。
在各種合力之下,東阿阿膠、涪陵榨菜股價迎來巔峰。
東阿阿膠股價從10年前的6元左右,漲到了2017年最高的72元;在去年“消費升級還是降級”的討論熱潮中,涪陵榨菜一度成為網紅,股價攀登過30元以上,市值超出240億元。
這就不難理解這一輪消費大牛變“熊”的邏輯:業績下滑無法維持高估值的神話,最終歸宿只能是“殺”估值。2017年至今,東阿阿膠市盈率已由當年的22倍下降至11倍左右。涪陵榨菜由去年最高40倍的市盈率下降至27倍左右。
“正是有機構抱團的現象存在,在業績不符合預期的時候,就可能引發持股機構集中撤離。同時,機構都設有自己的風險體系,股價觸發止損條件便會主動減倉,就會放大股價波動?!?月2日,一位大型券商的食品行業分析人士告訴記者。
一方面是機構抱團引發的集體撤退,另一方面,從東阿阿膠和涪陵榨菜的個案來看,消費觀念、消費環境也在發生變遷。
“東阿阿膠和涪陵榨菜是反復提價擠壓了利潤空間,但榨菜的受眾是價格敏感人群;阿膠定位是補血功能,但實際上現代女性的‘養生’需求已經更多地變成護膚、美白、補鈣等,而且對于驢皮的功效市場是有爭議的?!鼻笆鍪称沸袠I分析人士說。
在其看來,這些傳統企業在經營理念、管理水平還是偏于粗放,成長到一定瓶頸。這種瓶頸,恰恰在大消費的瘋狂中,被刻意忽視。
故事能否重演?
圖 / 21世紀經濟報道(陳逸航 攝)
消費行業的未來走勢會好一點嗎?
分析人士對此并不樂觀?!跋掳肽陸撏﹄y受,經營層面比較困難。消費行業具有滯后性的屬性,宏觀經濟不景氣,在未來2-3季度,消費行業的下降會比較明顯。當然,分化還是存在,好的公司還是會好?!鼻笆鍪称沸袠I分析師說。
實際上,對于整個消費環境的變化,企業已經有所感受。
涪陵榨菜證券部人士在談及上半年業績增速放緩時,提到的原因之一是“經濟活力下降、銷售費用提高等原因導致了收入減少”。
“剛需、定價權、抗周期是每個企業都追求的,但真正能做到的不多。這是由于行業的原因或者歷代經營者打下的堅實基礎?!睏钊缫庹f。
其坦言,今年如果投資一些消費白馬,比如大白馬醬油、醋、白酒、免稅店等具有剛需性質和定價權的企業,早就取得了平均50%的回報。
有投資人將目光放到更長周期。
“中國市場消費需求大,作為市場龍頭的這些企業會擁有不斷上升的市場占有率。而從短期來看,重點需要看這些企業的業績能否達到市場投資者的預期。如果短期業績沒有滿足投資者的預期,會有一定的調整?!?月2日,另一位券商分析師說道。
但是對于整個故事而言,賣方能否合而抱團,才是關鍵。
一家券商分析人士坦言,現下正是判斷消費板塊能否持續抱團的重要時點。
其認為,“無論是食品飲料業績增速下行,還是信息科技或者金融突然業績上行,都可能會給投資者放棄抱團消費,擁抱新的板塊的理由?!?/p>
網絡編輯:貳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