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連真人 上山 下山
“他們既不太獨立,也不勇敢??赡芫褪莿e人所說的失敗者,不斷碰壁,但還在拼命地去試,沒有放棄?!?/blockquote>責任編輯:楊靜茹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他們既不太獨立,也不勇敢??赡芫褪莿e人所說的失敗者,不斷碰壁,但還在拼命地去試,沒有放棄?!?/p>
九連真人樂隊,左起貝斯手萬里,主唱兼吉他手阿龍,副主唱兼小號手阿麥 圖 / 本刊記者 姜曉明
第六名,成為九連真人樂隊在《樂隊的夏天》第一季里抵達的浪尖。這支從廣東河源連平山區走出、剛成團一年的“黑馬”樂隊,看似提供了一個血氣方剛的草根勵志版本。但他們說,“上山、下山”隱喻的現實,都與浪漫和決然無關。每一步選擇里的糾結、疑慮,包含著這個時代阿民們的共同難題。
“阿民是我們每一個人”
三更半夜的連平,夜燈迷離昏黃。偶爾有些狗吠聲,穿透大排檔和未眠將眠的窗口。
一列鬼火摩托,載著一群少男少女,在街巷呼嘯而過。要把車頭往前提起,再猛地放下,炫一把。引擎的轟鳴聲,“嗚吼——”的叫喊和挑釁聲,此起彼伏。
這種車子得拿國產小踏板的女裝摩托改裝,男裝摩托就不要了,起步太慢;頭盔、手套,自然全無;直通排氣是必須的——這樣壓路而過時,整個街道才知道他們來了;有條件和心思的,再裝上點氛圍燈——如果不亮,怎么叫“鬼火”呢?
連平人的記憶里都少不了這樣荷爾蒙爆棚的一幕。飆夜車的浪蕩少年,自以為酷,渾不顧旁人。阿嫲阿媄(母親嬸嬸)們苦口勸阻,何曾有效。
“我也騎過鬼火摩托,但不會做那些很危險的動作?!睅啄曛?,寫出了《夜游神》的九連真人(以下簡稱“九連”)主唱阿龍說。在當地方言里,“夜游神”指的便是無所事事,到處閑蕩,不務正業的青年。
“當時就想寫那樣一群人,(他們)就覺得這樣天經地義,理直氣壯。那我其實是要反諷一把,再青春叛逆,做事還是要謹慎一點。你用純說教的形式去講,他聽不進去的,會覺得憑什么聽你說???你又不是我父母。于是就用一個初中生的視角去寫了?!?/p>
在鼓手吹米看來,《夜游神》既是第一支完整的九連原創作品,也最代表這支樂隊的氣質。經紀人宋昕薪頗感遺憾的是,位列第六的九連最后沒有機會在《樂隊的夏天》(以下簡稱“樂夏”)的舞臺上呈現這首歌。
但這個叫做阿民的客家青年,從這首之后,反復出現在九連的歌里:
得知阿誠遇到麻煩,阿民驚懼惶惑;(《夜游神》)
混不了江湖,“毛(沒)錢毛著落”,卻依然“愛行出去還要行落去”,和阿爸辯駁,又底氣不足;(《莫欺少年窮》)
仿佛窮光蛋李三雄的兒子,希望孤身在外闖出天地;(改編《凡人歌》)
人到中年還不曾“出人頭地”,只能遙望鄉土,哪怕女兒在下雨天眼巴巴地盼著,也只能含淚作罷……(《落水天》)
莽撞、沖動,眼高手低,總蠢蠢欲動,想干一番大事。留在大城市,空無一技;回到家鄉?又恐遭人嫌忌。
阿龍說,阿民身上多少有他們樂隊三人的影子,也照見了大多數85后、90后當下的境遇:即將面臨(或剛剛邁過)30歲的坎,面對就業、返鄉的選擇——一面是獨生子女與家庭的沖突,另一面是苦求而不得的社會認同感?!八麄兗炔惶毩?,也不勇敢??赡芫褪莿e人所說的失敗者,不斷碰壁,但還在拼命地去試,沒有放棄?!?/p>
代價
105國道進入廣東境內,第一個縣便是連平。四面青山,如長長的手臂,將縣城掬在中央。從上空俯瞰,東江支流像一道平滑的半圓弧線,將縣城和周邊的小鎮區隔開。
“九連真人”的樂隊名,來自他們從未去過的那座秀美之山,也點出了創作的主旨——基于真實的生活。
九連真人在連平的日常生活 圖 / FIGURE提供
阿龍和小號阿麥自小認識,趣味卻不盡相同。阿麥一直聽古典音樂和流行;阿龍很早就愛搖滾,但從前視野里唯有Beyond、五月天、蘇打綠,內地的統統上不得臺面。
上大學是轉折點,耳目被重新洗刷。
“之前就是井底的蛙”,還不要提涅槃,一度把槍花、Mettalica當成搖滾的代名詞?!耙詾橐欢ㄒ薪饘賠iff,才叫搖滾樂。第一次看視頻里Radiohead的《OK Computer》,這群人瘋了吧,怎么這樣去彈琴?!兩個鼓手打一樣的節奏,吉他的groove(律動)好難聽。主唱就像多動癥,在臺上蹦跳,唱著很飄的東西,加了效果器。完全無法接受?!卑堅凇兑魫側松返脑L談里回憶。但那音樂又對他觸動很大——不知道為什么微博里那么多國內的音樂人在轉發。
反復聽,由淺入深??礃吩u分析,原來西方搖滾脈絡是英美不斷交替發展,像螺旋一樣。阿龍才明白,從前的自己太片面了。
阿龍讀書的成都搖滾氛圍濃郁,秘密行動、海龜先生、馬賽克、阿修羅這些樂隊,漸漸都進入眼簾。受到沖擊的他會試著拿單線圈的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