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他,喜劇界會暗淡無光
他是和卓別林齊名的默片時代喜劇大師,卻一直被我們忽略。
提及“喜劇之王”,你會想到誰?
是香港無厘頭始祖周星馳?
好萊塢的喜劇天王金·凱瑞?
還是默片時代的大師卓別林?
比起以上三位的盛名在外,有一位喜劇界祖師爺一直被我們忽略。
他就是和卓別林齊名的,默片時代喜劇大師——巴斯特·基頓。
紀錄片《了不起的巴斯特》,把一個世紀前的故事娓娓道來,深情回溯了基頓的一生。
1895年,基頓出身于美國一個雜耍喜劇世家。
這也是電影誕生的一年,似乎冥冥間的聯系早已注定。
基頓自童年起,就跟著父母一同表演雜耍,最擅長用“摔倒”的伎倆逗人發笑。因此,他得到了外號“巴斯特”(buster:摔倒)。巴斯特·基頓這個略帶戲謔意味的藝名,也從此伴隨他終生。
21歲那年,基頓獨自來到紐約討生活。不久,他就在喜劇演員大胖的引薦下,從雜耍演出轉行到演電影。
早期,基頓跟著大胖一起演喜劇短片,在劇組耳濡目染,提升自己。除了演戲,他還學會了導戲、寫戲、拍戲,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
20世紀20年底初,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