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之光,照亮在鄉村扶貧路上

平安人壽用愛澆灌鄉村脫貧之花

發自:南方周末

除了旅游、報班、寫作業,孩子的暑假還可以怎么過?

近日,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城川鎮大寨小學迎來了五個城市家庭的孩子。借著平安人壽“幕天捐書”校園公益行甘肅站探訪的機緣,這些城市孩子在家長及公益志愿者的帶領下,人生中第一次踏入偏遠鄉村的土地,與幾位同樣喜愛閱讀的鄉村少年相遇、相識,共同體驗一段難忘的暑期時光。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會一直記得你!”在城鄉孩子結對互動的過程中,12歲的鄉村孩子徐悅寫下了贈言。這個“朋友”,指的是來自城市的同齡孩子劉佳藝,在短短三天時間里,她們同吃、同住、同上一堂閱讀課。

期間,她們交換彼此的閱讀體驗,分享做讀書筆記的樂趣。在她們的手上,分別擁有一本帶著伙伴深情與厚誼的“已閱”和“未知”筆記本,雙方筆記本合拼一起時,可組成一個同心圓的圖案。

這是平安公益基金會捐贈的CP款文創筆記本,名為“已閱”的贈予愛心捐贈人,名為“未知”的送給鄉村少年。據平安人壽“幕天捐書”公益項目負責人介紹:設計這套筆記本的初衷,是倡導將城市閑置的優質圖書資源送達鄉村,寄托了用“已閱”減少“未知”的美好愿景;同時也希望通過推行“身邊公益”模式,善用閱讀的力量,助力鄉村教育扶貧事業。

一邊是大城市,一邊是小鄉村,“幕天捐書”通過創新扶貧公益舉措,跨越地域差別,在兩者之間搭建起一座閱讀的橋梁,既幫助鄉村孩子從廣闊的閱讀經歷中收獲精神財富,也讓城市孩子從參與扶貧公益行動中獲得愛的教育。

貧困并非“誰之過”

提及“扶貧”,也許工作、生活在城市里的普通人會覺得很遙遠。

長期以來,由于貧困鄉村與扶貧工作身上有太多的固化標簽,讓不少有愛心的人士望而卻步。甚至有人認為:扶貧工作是政府的責任,是需要那些掌握財富的企業巨頭去捐資捐物,至于普通人,做不了什么。

實際上,消除社會貧困,縮小貧富差距,不單是我國致力于解決的難題,也是許多國家與地區面臨的一道世界性難題。而要從根本上破思想之禁錮、造脫貧之根基,則需要舉全社會之力、聚沙成塔,才能真正實現全面脫貧、不再返貧的美好愿景。

今年,既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厥赘母镩_放四十多年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讓數億人口甩掉貧困的帽子。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創造了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五年內累計減貧超6800萬人,消除絕對貧困人口2/3以上,脫貧攻堅取得有效進展。

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已到了啃硬骨頭、合力攻堅的關鍵期。在各種貧困問題中,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教育因素:由于教育水平、文化素質的相對偏低,加上自給自足的落后固守思想,嚴重影響了農民在經濟生產方面的投入,使得他們難以獲得良好的就業機會以增加收入。

針對這一現象,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了“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思想。2018年發布的《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對教育扶貧作出明確的部署,要求通過教育扶貧,培養貧困群眾依靠自力更生實現脫貧致富,通過教育扶貧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

然而,據《中國兒童福利與保護政策報告2019》顯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國農村留守兒童仍有697萬人,其中6至13歲占近七成。換句話說,在這些留守兒童群體中,大多數孩子處于小學的基礎學習階段,卻缺乏相應的家庭教育及父母的陪伴、引導。

當全球化發展開始卷入鄉村之時,當“留守兒童”頻頻成為網絡熱搜詞之時,我國貧困鄉村的下一代教育,到底需要怎樣的精準幫扶?作為社會中普通一員的我們,除在網上做“鍵盤俠”外,還可以做些什么?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不一樣的答案,但正視留守兒童的精神成長問題,并非簡單地去責怪“誰之過”。不少教育專家指出,家長迫于養家外出打工,留守兒童天性愛玩更無可厚非,而在各種綜合復雜成因中,有兩點是不容忽視的:一是孩子在無父母陪伴下產生的孤獨感,二是鄉村文化精神資源的相對匱乏。

而這些問題,無不說明了“扶貧”不能單憑一方力量、一個政策或一項舉措,更需要政府、企業與社會組織協力合作,搭建社會扶貧公益平臺,引入多元社會扶貧主體,激發優秀扶貧創意,讓扶貧人人皆可為之。

喚醒普通人的力量

為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號召,中國平安針對鄉村的一系列扶貧舉措開展已久:在平安集團“三村工程”戰略下,除了為貧困鄉村、農戶們提供產業、醫療方面的專業服務與精準幫扶,近兩年,在教育公益的模式上也有了新的突破。

平安人壽于2017年發起的“幕天捐書”公益項目,正是在教育公益領域的一項創新嘗試。一方面,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書籍捐贈公益平臺,全力助推鄉村教育扶貧事業;另一方面,通過利用金融+科技的專業優勢,打造“身邊公益”模式,喚醒普通人的力量,讓扶貧公益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穩固與長久。

 

創新點一:搭建擁有億萬用戶的線上公益平臺。

目前,中國平安作為一家擁有180萬員工、1.8億客戶、5億互聯網用戶的金融科技巨頭,擁有投身扶貧公益事業的龐大資源優勢。僅平安人壽,就擁有注冊用戶數超過1億的平安金管家APP平臺以及120萬名保險代理人。也就是說:每800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平安人。

為此,平安人壽“幕天捐書”積極整合內外部資源,于今年4月全新升級。線上,依托于平安金管家APP公益專區“e起公益”平臺,推出“用已閱減少未知”身邊公益行動,為平安代理人提供了隨手公益的機會,簡單三步即可發起籌書公益活動,真實、高效地帶動了客戶參與捐書公益。

此外,平安人壽在發起推廣閱讀和籌書的過程中,充分整合多方資源,聯動南方周末等權威媒體,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NGO組織,并匯集知名作家、明星等各方力量廣泛加入,鏈接城市和鄉村,滲透文化扶貧效應,構建相伴共讀的良好社會生態。

 

創新點二:完善“身邊公益”全鏈條服務。

平安人壽將遍布全國各地的900余家門店作為捐書書籍的“中轉站”。根據各個鄉村學校的個性化需求,將籌到的書籍精準輸送至全國各個偏遠貧困鄉村。

依托于平安金管家app公益專區,捐書人可預約代理人“上門收書”或快遞到各地的平安人壽門店,因地制宜享受近在身邊的公益服務,還能通過金管家app上的“書去哪了”功能追蹤書籍去向,平安人壽官微也會每周公示“幕天捐書”的寄送數據。同時,為激勵更多人參與公益,“幕天捐書”實施了立體化的激勵機制,在號召代理人發起捐書活動之余,還鼓勵更多城鄉“共讀”行為。為此,平安人壽特別設計定制了CP款文創筆記本 “已閱”筆記本送給愛心捐書者,“未知”筆記本以捐贈人名義送給鄉村受助者。

 

創新點三:“真扶貧、扶真貧”實現雙贏。

如何讓扶貧公益真正落到實處、長期有效、實現雙贏?為此,幕天捐書首創了親子探訪模式,讓捐贈流向和使用效果有更直觀的體驗。

譬如今年暑期,前往參與“幕天捐書”校園公益行甘肅站的城市孩子及家長,正是此前向“幕天捐書”捐贈圖書的愛心代表?!白鳛榫栀浾叩钠桨部蛻糁驹刚呒捌浜⒆?,通過體驗鄉土課程,與鄉村孩子深度交流,看到書是如何循環利用的,進而達到對鄉村、對圖書捐贈價值的深度了解,也讓家長親眼看到城市孩子的成長?!蹦惶炀钑骓椖控撠熑巳绱吮硎?。

從動員、捐書、送書等公益服務,再到贈送閱讀筆記本、追蹤書籍去向等公益回饋機制,最后到收集閱讀筆記本反饋、下鄉探訪等成果檢驗,“幕天捐書”由此完成了一個立體式的扶貧生態閉環——通過低門檻、高參與度、緊密互動反饋等公益參與全鏈條,既達到“真扶貧、扶真貧”的效果,又能讓捐助者與受助者形成雙向互利的共贏關系。

當談論精準扶貧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今天,當我們在談論精準扶貧時,不再受制于特定的社會精英階層,也不再僅僅指那些“純捐錢、捐物”的單向輸出行為,而是如何把不同渠道的力量匯聚起來,共同培育“愛”的花朵。

即使是一個城市普通家庭的力量,也有機會精準對接到一個貧困家庭的幫扶中。這正是平安人壽“幕天捐書”正在嘗試踐行的創新公益模式。據統計,自2017年開展至今,幕天捐書項目已為1481所鄉村學校寄送近340萬冊圖書,建立13828個圖書角,覆蓋157個貧困縣的799所學校,幫扶超48萬名學生。這些數據,并非某一個人的扶貧成果,而是千萬個普通家庭匯聚起來的力量。

此外,平安人壽作為中國平安旗下的重要一員,深耕教育公益領域,長期踐行“扶貧先扶智”理念,在援建村小方面,目前已援建114所平安希望小學、升級607所平安智慧小學,同時依托三村暉APP為載體,借助遠程教學設備,開展了超200節素質課堂、雙師課堂課程,幫助鄉村兒童提升音、美、體素質,實現中心學校與鄉村學校教育資源互通;在提升師資方面,組織超7000余名支教志愿者走進鄉村學校,幫助逾50萬貧困兒童接受教育,服務總時長超33.3萬小時,累計向逾2.4萬名學生資助獎學金。同時,還通過組織志愿者,倡導“e起公益”等公益活動推動鄉村教育,截至目前,平安人壽已有22萬員工加入志愿者行列,來自全國的平安志愿者通過金管家app“e起公益”平臺發起近6萬場籌書相關活動,積極助力教育扶貧。

精準扶貧的公益本質,不是一個人埋頭苦干,也不是少數精英的專屬。它最核心的一點,在于喚醒更多人的關愛與互助,讓每個公眾都有表達、參與公益的權利與機會,從而在未來勾勒出一個共生共榮的美好社會景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