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業社會責任觀察報告發布
發自:南方周末
從1994年到2018年,伴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中國互聯網產業取得了飛速進步。2008年,中國網民數量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互聯網大國;2018年,全球互聯網用戶達到38億人,中國占全球互聯網用戶的21%,印度占12%,美國占8%。另一方面,我國互聯網企業快速成長。在市值最高的全球30大互聯網公司中,美國占據18家,中國占據7家。
一、行業現狀:穩步發展,影響進一步加大
1.中國互聯網行業穩步發展
2018年,中國互聯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互聯網普及率穩步提升。在網民類型中,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97.5%提升至2018年底的98.6%,手機成為中國網民最常用的上網渠道。
2.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作為21世紀的新型戰略產業,互聯網產業已成為中國當前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驅動力之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及其產業化的加速,互聯網的各種應用服務蓬勃發展,涌現出一批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經營的企業。另一方面,大型互聯網平臺企業持續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實體經濟,形成一批行業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ヂ摼W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孵化經濟新業態、推動制造業“品質革命”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CSR現狀:認知轉變,基礎責任需提升
整體而言,2018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社會影響凸顯,社會責任整體表現需提升。為了解互聯網企業的社會責任現狀,2018年9月-12月,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開展了互聯網行業社會責任調研,共有50家互聯網企業納入調研評價。調研結果顯示,互聯網行業社會責任平均得分為43.94分,10家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得分處于“及格”水平。
1.CSR認知:重新認識自身影響
伴隨著2016年快播案件、百度貼吧事件,以及2017年相關企業產品涉及低俗內容等事件的爆發,社會對互聯網公司的社會責任影響及邊界開始有了新的思考。另一方面,全球對互聯網企業的監管開始涉及更深層面。2018年5月25日,“歐盟最嚴數據保護條例”《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正式生效;蘋果、Facebook、谷歌等互聯網巨頭紛紛表示要加強隱私保護。
2.CSR實踐:社會價值凸顯但基礎責任薄弱
消費者:基本權益未得到應有重視
互聯網企業的經營業態和盈利模式都與傳統企業有很大不同,往往大量依賴用戶數量,很多互聯網企業的商業模式是建立在對用戶數據的挖掘基礎之上的,甚至某些互聯網企業的快速擴張是建立在忽視或犧牲用戶權益的基礎上。另一方面,在互聯網發展早期,作為用戶,往往存在著“犧牲”或“讓渡”部分消費者權益以換取便利的情況。這兩方面共同導致了互聯網企業對消費者基本權益保護的忽視。
員工責任:利益分享和員工成長較好,但加班問題嚴重
得益于扁平化管理,互聯網企業在民主管理、內部溝通方面表現較好。根據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調研,100%的受調研企業均建立了員工與高管的溝通機制;40%的企業建立了員工利益分享機制;38%的企業建立了完整的員工培訓發展計劃。雖然工資福利待遇較高,但互聯網公司的加班現象成為社會關注重點。
公平運營:意識和實踐均需要提升
由于互聯網企業處于快速成長期,在公平運營、合規運營方面表現欠佳。根據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調研,在被調研企業中,僅有34%的互聯網企業建立了反貪腐機制,22%的互聯網企業建立了明確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28%的互聯網企業建立了內部合規管理體系;在調研期內,超過10%的互聯網企業被爆出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
技術公益:以技術推動社會問題解決
作為一種新型技術,互聯網具有很強的“外溢性”,互聯網企業可以在商業運營之外,利用互聯網的功能,拓展非商業性的社會服務,解決社會的“痛點”問題?;ヂ摼W企業可以重新整合、配置和調動商業資源,共同參與和解決社會公眾關注的社會問題,進而最大化發揮互聯網的“公共性”,搭建可以有效解決社會問題的生態圈。
3.CSR溝通:常態化溝通機制尚未建立
透明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原則之一。根據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2018年調研,被調研企業中僅有28%的企業建立了利益相關方溝通機制。
在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方面,大型互聯網企業報告發布工作起步較早。阿里巴巴于2007年發布國內互聯網行業首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之后,騰訊、百度、京東等互聯網企業也都發布了本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
三、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面臨的挑戰
雖然互聯網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中國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工作依然面臨重大挑戰。
挑戰一:用戶數據使用與隱私保護
2018-2019年,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歐美國家和企業均加大了對隱私保護的問題的重視。2018年,Facebook、谷歌、亞馬遜、蘋果、微軟等互聯網企業均對隱私保護問題進行反思并采取了系列措施。未來,我國互聯網企業如何采取措施保護用戶隱私將成為重大挑戰。
挑戰二:“老幼”互聯網用戶增長與網絡安全
近兩年,中國網民以中青年群體為主,并持續向低齡和高齡人群滲透。截至2018年12月,20歲以下網民占比達21.6%;50歲及以上的網民比例由2017年底的10.5%提升至12.5%。另一方面,雖然中國政府、企業加強了互聯網治理,但中國網民遭遇網上詐騙等安全事件仍面臨較大比重。
挑戰三: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內涵缺乏共識
由于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具有多重屬性特征,互聯網企業的社會責任邊界是多重的。目前,無論是學界、企業界還是政府,對互聯網企業的內涵、邊界和維度都缺乏科學界定。社會責任共識的缺乏將會給互聯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帶來一定的挑戰。
挑戰四:互聯網企業成長速度與CSR管理能力建設不足
受惠于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互聯網企業成長速度逐步加快。在高速成長的同時,中國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管理能力建設嚴重不足,與經營快速成長相比,大量成長型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存在“瘸腿”現象。在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開展的2018年調研中,受調研的50家互聯網企業中,有40家處于及格線(60分,滿分為100分)以下;共有25家企業(占調研樣本50%)得分在30-39分。中國互聯網行業社會責任整體水平亟需提升。
四、未來發展建議
未來,互聯網行業仍將面臨較大發展機遇。為促進中國互聯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建議如下:
一、研究先行,搭建互聯網行業社會責任研究平臺。建議搭建由互聯網企業、行業協會、學術機構和媒體代表等組成的社會責任研究平臺,開展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內涵、社會責任指南、社會責任評價標準等系列研究。
二、形成共識,強化不同利益相關方之間溝通與交流?;ヂ摼W企業社會責任具有邊界動態性、主體多元性等特點,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的踐行需要不同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形成責任共識,探索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共治的生態圈。
三、回歸本質,強化責任管理水平。目前,中國互聯網企業在隱私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公平競爭、知識產權保護等基礎責任領域表現欠佳,互聯網企業需要強化責任管理水平,履行好應盡責任。
四、加強自律,營造良好行業發展氛圍。建議大型互聯網企業建立有關社會責任的行業自律機制,引領互聯網企業提升社會責任意識,引導行業依法、有序、文明、誠信地實現良性發展。
五、透明運營,強化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編制和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是推動互聯網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促進企業與社會有效溝通、增強運營透明度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建議互聯網企業常態化編制和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向社會公開其履責信息。
掃描二維碼下載報告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