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演員的困境到底是什么?
為什么一個原本初衷美好的發言最終會導向如此多的歧義?
責任編輯:邢人儼
2019年7月28日,青海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宋佳、周冬雨、海清、姚晨、梁靜(從左至右)同臺。
(本文首發于2019年8月8日《南方周末》)
2019年7月28日,女演員海清在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一段不在主辦方計劃內的發言一石激起千層浪。
為什么一個原本初衷美好的發言最終會導向如此多的歧義?討論之前,有必要先理性剔除“女演員就是無腦/別對她們要求太高”這樣的偏見,以及“塑料姐妹情”之類的論調,除了加深不必要的誤解,并不利于厘清話題本質。
我愿意相信海清的出發點是誠懇且認真的,她在手機上提前寫好了發言內容,并不是什么天馬行空的即興表演。在那樣一個相當正式的場合,拿自己的女性同行們開玩笑,并非她本意。
回溯這段發言,基于相信海清的美好初心,它的正常邏輯似乎應該理解成——坦陳中生代女演員面臨的職業瓶頸,舉例強調中生代女演員的實力;向新導演拋橄欖枝,表達合作愿望,期待獲得更好的角色塑造的機會。
但海清對臺上幾位優秀同行的描述未免令人十分費解:宋佳“為顯得年輕,至今不婚”,梁靜只能借助導演老公討要角色,馬伊琍穿得(過于)隆重出席電影節活動——原本應是贊揚女同行們在職業領域迎難而上、奮發圖強的溢美之詞,聽起來卻像是十足的反面教材。她也提到了自己不痛不癢的“自律”:為了能和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