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商重返沈陽
在沈陽此次重振經濟的過程中,沖在最前面的,仍是地產商。
渾南全運村創造了一個紀錄:從“鬼城”到“豪宅區”,只用了4年時間。究其原因,主要是沈陽市政府開始土地調控。
發自:沈陽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沈陽全運村又回到了大修大建的時期。圖為全運村萬達廣場,預計今年底開業。
(本文首發于2019年8月8日《南方周末》)
在沈陽此次重振經濟的過程中,沖在最前面的,仍是地產商。
渾南全運村創造了一個紀錄:從“鬼城”到“豪宅區”,只用了4年時間。究其原因,主要是沈陽市政府開始土地調控。
一輛藍色有軌電車緩緩駛來,背景是壯觀的遼寧省博物館和科技館,遠處,還有無數高樓正在這片新城拔地而起。
四年前,渾南全運村曾是沈陽樓市最危險的地方。這座因2010年全運會而誕生的新城,因為過度開發、無人居住,曾被媒體稱為“鬼城”。
可如今,全運村的房價已經翻倍,隨著政府搬遷、人流涌入,新的售樓處很快填滿了當年無人問津的這塊區域。
全運村的“復活”是沈陽樓市的縮影。來自新峰機構東北事業部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沈陽商品住宅累計銷售額707億元,同比增加14%。與此相比,遼寧省另一個明星城市大連,2018年全年銷售額也不過894億元。
沈陽曾是東北最著名的工業城市,但隨著時代變遷,單一的產業結構、房地產擴張導致的庫存激增,令這座遼寧省會城市一度被其他城市遠遠甩在身后。
隨著中央領導過去兩年連續視察沈陽,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寶馬、京東、恒大、萬達、騰訊、中鐵等企業均在沈陽簽下投資協議。地產回暖,讓其重新成為遼寧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之一,沈陽在2018年高調宣布,城市人口開始實現“正流入”。
在沈陽此次重振經濟的過程中,沖在最前面的,仍是地產商。
從“鬼城”到“豪宅區”
在出租車司機、老沈陽人張占文的印象中,渾南新區還是個偏遠的地方?!耙郧皽喓影l大水,開閘放水肯定淹渾南,想都不用想”。
這個偏遠的地方在2010年天降發展良機。當年,因為第十二屆全運會落地沈陽,政府啟動了名為“大渾南”的招商規劃,想借全運概念,帶動這片荒地的基礎建設。當時,綠城、綠地、旭輝、中海、星河灣等地產商紛至沓來,無數項目從那時開始啟動。
但從2013年開始,沈陽在全國性的地產退潮中栽了大跟頭。位置偏僻、庫存巨大的全運村,變成沈陽樓市衰敗的典型。除了遍地售樓處,那里很少能看見人,高速級別的道路上也少有車輛來往。聚集此地的數十家開發商當時爭相降價,但仍然很難觸動消費者,住宅銷售面積在2015年下降了29.2%。
“那是最慘的時候?!痹谏?/p>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