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讓利”,廣州城中村改造爆發
對于政府來說,無論是樓市調控的壓力,還是財政需要,均要求更多土地入市,舊村改造的意愿已變得更為強烈。
房企在城中村改造項目中拿到的“蛋糕”也變得更大。
政府通過明確補償范圍和上限,切斷了村民意圖通過違建或做“釘子戶”博得額外收益的路徑。
發自:廣州
責任編輯:馮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9年1月3日,廣州天河區國際金融城起步區邊的棠下新墟村,正在進行全面改造。
(本文首發于2019年8月8日《南方周末》)
對于政府來說,無論是樓市調控的壓力,還是財政需要,均要求更多土地入市,舊村改造的意愿已變得更為強烈。
房企在城中村改造項目中拿到的“蛋糕”也變得更大。
政府通過明確補償范圍和上限,切斷了村民意圖通過違建或做“釘子戶”博得額外收益的路徑。
“晉級富豪之路就在眼前——改造!”
類似的宣傳標語,在今天的廣州市白云區新市街小坪村隨處可見。
作為一條擁有百年歷史的城中村,屬于小坪村的94.35公頃用地,早在2014年就被廣州市城市更新局納入改造范圍。但由于涉及多方利益,如村民表決率遲遲未能達標,導致小坪村的改造之路一度停滯。
直到邁入2018年下半年,小坪村改造突飛猛進。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小坪村復建安置房建設工程奠基儀式啟動。負責小坪村改造的房企為佳兆業集團(01638.HK),佳兆業集團首席增長官、經濟研究院院長劉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首期安置房3年內即可落成。
在剛剛過去的7月,小坪村復建安置房建設工程奠基儀式啟動。
不僅小坪村,越來越多的廣州城中村正集體迎來改造浪潮。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廣州總計有9區15個村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了城中村改造合作房企,總涉地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米,涉及金額超638億元。
南方周末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發現,廣州市目前已有超60個城中村開始與房企展開洽談。
很長時間以來,城中村改造因涉及政府、房企以及村民三方博弈,很少有城市能夠大力推動。據廣州日報統計,在此前十余年時間里,廣州共批復舊村改造項目58個,已完工的僅20個。
“政策春風來了?!备吡H華南區咨詢服務部執行董事、廣東省城中村改造協會專家陳厚橋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口中的政策指的是,于2018年和2019年相繼出臺的廣州城市更新新政。
廣州市白云區新市街小坪村入口。
從改不動到利益共享
廣州城中村改造始于2008年,這一年,廣東省向中央申請到了“三舊改造”政策試點。所謂三舊,即舊城鎮、舊廠房和舊村莊。
彼時的廣州也曾雄心勃勃。在2010年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宣布將在2—5年內完成52條舊村全面改造工作,10年內爭取完成138條舊村的綜合整治改造。
得益于2010年亞運會對城市更新的需求,這個時期,包括獵德村、林和村、楊箕村、琶洲村等同批次改造的項目進程較快。但是,這些村的改造模式后來均被證明不可復制。
廣州市第一條全面改造的城中村為獵德,當時實行的是土地招拍掛。由村集體出地,開發商出錢,實現全村推倒重建。但當珠江新城最后一個城中村冼村也按此模式改造時,就發生了許多問題。冼村在2010年啟動城中村改造,因政府官員與村干部中飽私囊而多次停工,至今也沒有完成改造。
據新華社報道,2014年1—6月,廣州市共立案查處農村涉腐案件138起,占全市案件總數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