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傳遞】成都:繼續,優雅地自戀

仿佛美麗花園突然被撕裂,裸露出赤紅的土壤,但人們以其特有的對生活的熱愛,正野草般迅速覆蓋和舔舐著外表的傷口。

我們到成都,也許來得太遲。

這座城市的2008,如果歷史無限縮寫,只會剩下一個關鍵詞:地震。5·12那天,我們正在福建龍巖,是到四川災區前線,還是繼續沿著火炬路線前進,我們別無選擇。當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四川時,作為不能去真正歷史現場的新聞人,我們像被遺棄的過河卒子。

當一切又復歸平靜,我們才姍姍抵達。地震有形的影響和痕跡,早已在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消失不見。地震后,幾乎一切短期性的消費都補償性地大幅增加,而長期性的投資消費都出現大幅下滑,災后及時行樂行為,是怎樣的心理過程,因為這座城市的人民在那 段時間流干了眼淚,經過長時間的媒體飽和催淚轟炸,人們都不愿也無力訴說當時。

緊挨著成都的都江堰,毀壞的痕跡依然處處可見,聚源中學的廢墟上,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在此憑 吊,或聽老人介紹當時,或俯身查看混凝土殘塊中的鐵絲到底有多粗。但是,比這些更能觸動我的是,生活在這里繼續。仿佛美麗花園突然被撕裂,裸露出赤紅的土壤,但人們以其特有的對生活的熱愛,正野草般迅速覆蓋和舔舐著外表的傷口。

我第一次遲遲無法對一個城市調準焦距。此前,一些異族的朋友都曾對我感嘆,四川人在災難中表 現出的堅韌、鎮定、頑強和對生命的熱愛,在任何過去被我們認為特別具有這些特性的優秀民族身上都不曾如此集中地展現過。在我們抵達成都的第二天下午,趕上 了一次6級余震,這個城市只是樓房搖了搖。

什么才是這個城市最特別的東西。

如果,不是汶川大地震使成都的火炬傳遞被排到最后,也許我們寫成都,會用《休閑之城》,或者《時間在這里放慢》之類的標題。一者是呆在北京想象中國的想當然,再者,就是完全相信本地人的概括使然。

對一個城市特征的概括,你最好不要全信本地人。譬如許多有有悠久歷史的城市的市民,憤怒于我 們竟然在百城記中,對他們家鄉可以概括為"底蘊"或"內涵"的東西吝于落墨。我們當然相信自己對一百個城市橫向比較的判斷,既然對一個城市當下的"底蘊" 或"內涵"絲毫感覺不到,我們自然不便只為討好,而把網上關于這個城市八百年前的光榮歷史資料抄錄一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