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臭氧層恢復還有哪些挑戰?
“目前還有很多國家和地區沒有大氣觀測的數據和排放清單。沒有數據,就沒有辦法說明他們排放了多少,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br />
一些臭氧層消耗物的大氣濃度或排放在增長,但它們暫未受《蒙特利爾協定書》管控。
責任編輯:汪韜
“目前還有很多國家和地區沒有大氣觀測的數據和排放清單。沒有數據,就沒有辦法說明他們排放了多少,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p>
一些臭氧層消耗物的大氣濃度或排放在增長,但它們暫未受《蒙特利爾協定書》管控。
在人們撐傘抵擋紫外線的夏日,可以吸收紫外線的臭氧層回歸視野。
1970年代,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被發現。1987年,聯合國成員國簽訂了《蒙特利爾議定書》,共同約定將要逐步淘汰臭氧層“殺手”氟利昂CFC(又稱氟氯碳化物)和其它多種物質。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臭氧層空洞在2000年左右達到最低值,并臭氧層空洞逐漸減小,預計在2060年左右恢復到1980年的水平。
2019年7月29日,一篇題為《未來大氣臭氧層恢復面臨的若干挑戰 (Challenges for the recovery of the ozone layer)》的論文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