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科學家熱衷于人-獸嵌合體實驗?

針對含有人類細胞的動物胚胎的研究,日本放松了有關的禁令。西班牙科學家則首次創造出人-猴嵌合體胚胎。這樣的人-動物胚胎研究有什么意義?是否存在倫理上的擔憂?這些所謂的“人獸雜交”實驗會像科學家聲稱的那樣給人類帶來福音嗎?

責任編輯:朱力遠

針對含有人類細胞的動物胚胎的研究,日本放松了有關的禁令。西班牙科學家則首次創造出人-猴嵌合體胚胎。這樣的人-動物胚胎研究有什么意義?是否存在倫理上的擔憂?這些所謂的“人獸雜交”實驗會像科學家聲稱的那樣給人類帶來福音嗎?

貝爾蒙特團隊在2017年創造的人-豬嵌合體胚胎。 (資料圖/圖)

2019年7月26日,《自然》雜志在其網站上發布了一篇新聞,標題是《日本批準第一例人-動物胚胎實驗》。根據這篇新聞,日本科學家將獲得日本政府的支持,創造出含有人類細胞的動物胚胎,并將其植入代孕動物中進行相關領域的研究。這篇新聞很快被大量中文媒體和自媒體編譯傳播,新聞的標題中不乏“人獸雜交”這樣的描述。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媒體上,這一話題也激起了熱烈的討論。

7月31日,西班牙最大的綜合性報紙《國家報》(El País)發布了西班牙科學家首次創造出人-猴嵌合體的新聞。嵌合體是指含有不止一種動物細胞的胚胎或者動物。這篇報道很快被多家英文媒體轉載,并于8月3日被中文媒體編譯傳播,同樣也引起了大眾的極大關注。

這樣的人-動物胚胎研究有什么意義?是否存在生物倫理上的擔憂?中國政府和相關科研機構對這樣的研究又有什么樣的規范?

緊箍咒松開了

在日本政府批準的這項研究中,同時就職于美國斯坦福大學和日本東京大學的干細胞科學家中內啟光(Hiromitsu Nakauchi)將會把人的干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注射入大鼠和小鼠的胚胎,并將胚胎植入代孕母鼠的子宮中。這項研究的最終目標是產生出長有可移植的人類器官的動物,幫助解決醫學界可移植器官緊缺的問題。

實際上,直到2019年3月,日本都是明令禁止這樣的實驗的:根據此前的規定,在科學研究中,含有人類細胞的動物胚胎不能超過14天,也禁止將這類胚胎植入代孕動物的子宮中。但日本文部科學省在3月對有關規定進行了調整,解除了這一禁令(旨在推動相關研究領域的發展),允許科學家將這類胚胎植入代孕動物的子宮中,并允許其發育至足月的狀態(也就是直至臨產)。根據《自然》的報道,中內啟光的這項研究經過了一個專家委員會的評審,將于本月被正式批準。

盡管日本放松了相關的規定,但中內啟光說他暫時只會讓胚胎生長到14.5天或者15.5天(小鼠14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