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性教育,請先停止對性的污名化
什么時候我們的性學專家不會被攻擊謾罵、社會不再對性污名化,我們可以坦然對孩子講性,我們的性教育才算真正合格了。
責任編輯:溫翠玲
什么時候我們的性學專家不會被攻擊謾罵、社會不再對性污名化,我們可以坦然對孩子講性,我們的性教育才算真正合格了。
2019年7月17日,北京,圖書展商展示的幼兒生命教育圖書。
(此文為讀者對2019年8月1日《南方周末》公益版《“鄉村性教育問題不是一堂課能解決的”》的回應)
小時候在鄉下長大,小孩子有了口角,互相謾罵的時候,最惡毒的莫過于自己與對方的母親發生性關系。這當然不僅僅是鄉下,各處皆有,且不僅限于母親,許多親屬都“一體均沾”,正如魯迅先生在《論“他媽的”》一文中所言:“上溯祖宗,旁連姊妹,下遞子孫,普及同性,真是‘猶河漢而無極也’?!?/p>
為什么與別人的至親發生性關系在罵戰中擁有終極殺傷力呢?因為我們的傳統主流觀點認為,性是一種最齷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