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寧坤 歸來,幸存,離去

“受難像一根綿延不斷的線索貫穿生活和歷史的戲劇?;蛟S恰恰因為受難在一個人的生命中占有一個無比重要的地位,所以一部丹麥王子的悲劇,或是杜甫蕩氣回腸的詩篇,才以人生悲劇的壯麗使我們的靈魂升華”

責任編輯:周建平

“受難像一根綿延不斷的線索貫穿生活和歷史的戲劇?;蛟S恰恰因為受難在一個人的生命中占有一個無比重要的地位,所以一部丹麥王子的悲劇,或是杜甫蕩氣回腸的詩篇,才以人生悲劇的壯麗使我們的靈魂升華”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巫寧坤 (1920年9月-2019年8月)

人生前半段,他是西南聯大的驕子、輟學從軍的部隊翻譯、留美讀博的高材生、講授英美文學的大學教授。后來,二十多年的動蕩歲月橫沖直撞進他的生活,他的生命從此被打上苦難的烙印,令人唏噓。

身體變得沉重,靈魂卻在升華,他在咀嚼苦難中從事翻譯、寫作。他翻譯的英文詩歌堪稱漢譯典范,準確、流暢、有鋒芒。譯著《了不起的蓋茨比》讓無數人領略到菲茨杰拉德的風華。

這位著名的翻譯家,英美文學研究專家,巫寧坤,于2019年8月10日下午3點在美國家中逝世,享年99歲。

游子還鄉

1951年,芝加哥大學的中國留學生組織了一個“研究中國問題小組”。彼時同樣的選擇題擺在每一個中國留學生面前,回國,還是不回國。

他們探聽新中國成立后的情況,巫寧坤表達出堅持回國的想法。巫寧坤與雙親緣淺,母親精神失常后自縊,父親耳聾,不親近人,在他去西南聯大的同年被侵華日軍殺害。在戰火和國難中成長起來的他,渴望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

這一年,先回國的趙蘿蕤已在燕京大學成為西語系主任。朝鮮戰事使得外籍教授紛紛回國,西語系師資嚴重不足,她緊急托校長陸志韋給巫寧坤去電,邀請他來燕大西語系任教。只考慮了幾天,他就丟下寫了一半的博士論文和即將拿到的學位,準備回國。

臨行前,李政道幫他整理行裝,在他的那些箱子上寫上“北京燕京大學巫寧坤”。

在回憶錄《一滴淚》中記述剛回國的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