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每周攝入5克微塑料
在全球范圍內,人均每周約攝入5克塑料,相當于一張信用卡的重量。
責任編輯:朱力遠
(本文首發于2019年8月15日《南方周末》)
圖為越南河內郊區一名婦女在整理回收的塑料瓶。
在全球范圍內,人均每周約攝入5克塑料,相當于一張信用卡的重量。
人類早已對塑料失去控制。2019年5月,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發布了新的研究報告:在全球范圍內,人均每周約攝入5克塑料,相當于一張信用卡的重量。這種被攝入體內的塑料主要是“微塑料”(小于5毫米的顆粒)。在過去的幾年里,科學家們在土壤、自來水、瓶裝水、啤酒、海鮮、食鹽甚至空氣中都發現了微塑料的存在。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塑料的產量幾乎超過了所有其他材料。但目前全球生產的90億噸塑料中,只有9%被回收,剩下相當大的一部分塑料都在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地球上,有的入海荼毒海洋生物,有的入土禍害土壤中的“居民”,還有一部分被端上餐桌,潤物細無聲地潛入我們的身體。
雖然塑料對人體的危害還是未知,但人們越來越有理由擔心塑料對人類造成的潛在健康風險。
人體攝入塑料證據確鑿
2018年維也納醫科大學的胃腸病學家菲利普·施瓦布爾(Philipp Schwabl)首次在人類糞便中發現了微塑料,這表明它們可能在我們的食物鏈中廣泛存在。對來自不同國家的8名研究參與者的糞便樣本進行監測和測試后顯示,所有人的糞便樣本中至少有一種微塑料呈陽性,其中發現的9種微塑料的尺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