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駛過地方補貼亂局
中歐班列被地方政府和地方運營公司賦予過多非經濟功能。
發自:廣州
責任編輯:馮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9年4月26日,成都青白江鐵路港。中歐班列(成都)開行6周年。
(本文首發于2019年8月15日《南方周末》)
造成中歐班列空箱運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市場培育期,重慶、成都、鄭州等較早推出班列服務的城市為了提升開行規模、提高樞紐地位而急于攬貨。
為了降低空箱率,地方之間的過招,就是加大補貼力度,拉來更多貨源。
中歐班列被地方政府和地方運營公司賦予過多非經濟功能。
2019年8月10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公開回應了中歐班列的“空箱”問題。其表示,造成中歐班列空箱運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市場培育期,重慶、成都、鄭州等較早推出班列服務的城市為了提升開行規模、提高樞紐地位而急于攬貨。
中歐班列(英文名稱CHINA RAILWAY Express,縮寫CR Express)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的運行于中國與歐洲、亞洲等國家間的國際聯運列車。
此前不久,《中國經營報》刊發《中歐班列擠“泡沫”》一文,質疑地方政府為了增加開行班列的數量,向市場傾注補貼,以至于班列運輸大量空箱。
不過,上述國鐵集團負責人稱,隨著規?;袣W班列市場格局的形成,行業自律意識的強化,以及高質量開行共識的落地,“目前這一現象已成為過去”。
國鐵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去程班列重箱率(指報告期內中歐班列發送箱中重箱所占比率,可反映班列運力利用及貨源充足程度)達94%,回程班列重箱率為71%;2019年上半年,去程班列重箱率達98%,回程班列重箱率為82%。
2011年3月從重慶開出的“渝新歐”,是中國最早的中歐班列。此后,中歐班列年開行數量逐年激增。據《光明日報》報道,2018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高達6363列,是2011年的374倍,接近2011到2017年運行列數的總和。
線路重復、托運空箱等問題,正是在這一高速增長期產生的。在這條產業鏈上,發放補貼的地方政府、班列運營公司、拉客的貨代公司和承運的鐵路運輸公司,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培育期的空箱
中歐班列的開通,起初源于貨主的剛性需求。
唐昭是華中地區一家中歐班列運營公司的高管,他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中歐班列填補了航運和海運之間的物流空白,貨物價值較高、要求趕時間的客戶,都愿意走中歐班列,“中歐班列運輸時間比海運時間一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