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星球的守衛之戰

如果一座城市沒有垃圾處理能力會怎樣?

發自:南方周末

“如果一座城市沒有垃圾處理能力會怎樣?”

一個問題將“看我們守護未來·2019華夏銀行環衛子女暑期訓練營”環保課堂的帷幕緩緩拉開。

環衛子女面對嚴峻的“垃圾分類”形勢都陷入了沉默

“城市會變成一個垃圾廠,會有隨處可見的垃圾,會變得臭烘烘的,大家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币粋€孩子回答了老師的問題。

史家胡同博物館的多媒體展廳成為環保教室,35個孩子整齊坐好,開始了為期兩天的環保小課堂。南方周末公益合作發展總監、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倫敦)高級顧問鄭碩是首堂課的老師。

垃圾的危害

課堂上,孩子們首先回想自己的一天,大家發現,從早上起床開始,每個人都在“制造”垃圾。無論是上學撕掉的廢紙、喝完飲料的塑料瓶、晚上沒有吃完的剩飯……

數據有著更為直觀的說服力?!耙员本槔?,2018年我們每個人每天生產一公斤垃圾,相當于八個饅頭的重量,全國是1.1公斤?!编嵈T老師告訴同學們,“北京每天將產生2.6萬噸,能夠鋪滿四個足球場……”在老師對“垃圾圍城”的現象進行說明后,同學們紛紛舉手,講述垃圾不分類可能造成的惡果。

環衛子女張邢在回答問題

“老師!”一位同學高舉右手搶先說,“如果垃圾不分類,海洋動物會吃到塑料袋之類的垃圾,之后他們被捕撈上岸,結果還是我們遭殃,人類自己把垃圾給吃了?!北M管他的說法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卻是擺在人類面前最現實的問題。

其實,垃圾也是一種資源,處理得當便能夠將垃圾變廢為寶。鄭碩老師說:“日常95%的生活垃圾都能夠被合理地回收處理?!?/p>

不同的守護

不同國家針對垃圾分類都有不同的應對之法。鄭碩老師對垃圾分類歷史進行了細致的介紹,從德國、中國到日本……他強調日本在垃圾分類中的細致化,“我們走在日本的馬路上是看不到垃圾桶的?!彼f,“日本是一個嚴格按照垃圾分類標準在執行的國家,細分種類最多的地區多達45種,而全日本所有地區平均二十種分類標準?!?/p>

孩子的感嘆聲此起彼伏:竟然是我們的5倍!

環衛子女楊語晨在回答問題

除此之外,德國的“環保警察”、芬蘭“吃不飽的垃圾桶”、西班牙“垃圾分揀機器人”、中國“廚余垃圾微生物分解智能垃圾回收箱”等等讓孩子們充滿新奇。

課程漸至尾聲,每個環衛子女都開始暢想未來中國垃圾分類的發展形態,他們悄悄地討論著:以后,我們國家會不會也成立保護環境的警察叔叔呢?

環衛子女崔筱彤和同桌討論未來生活中的垃圾分類

“查查垃圾”為垃圾分類指南,掃碼即可進入微信小程序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