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比索暴跌30%背后:揮之不去的庇隆主義幽靈
大政府高福利政策的“庇隆主義”在阿根廷已經非常根深蒂固了,以至于從弗朗迪西到梅內姆再到馬克里,任何一個想改變它的人都會被碰得頭破血流。都明白只有徹底摧毀“庇隆主義”才能使阿根廷經濟重生,但這又談何容易。
責任編輯:陳斌
大政府高福利政策的“庇隆主義”在阿根廷已經非常根深蒂固了,以至于從弗朗迪西到梅內姆再到馬克里,任何一個想改變它的人都會被碰得頭破血流。都明白只有徹底摧毀“庇隆主義”才能使阿根廷經濟重生,但這又談何容易。
2019年8月12日阿根廷《國民報》稱,投票結果顯示,馬克里在初選中獲得32.08%的選票,其主要競爭對手、由前總統克里斯蒂娜推舉的費爾南德斯得票率為47.65%。初選結果將決定各黨派的最終候選人,這一差距意味著反對派極有可能會在10月27日的第一輪投票中直接勝出,不需要在11月進行第二輪投票。
路透社稱,阿根廷比索兌美元日內跌幅一度擴大至30.3%,當日收貶15%至53.5比索。阿根廷主要股指MERVAL收盤時下跌31%。針對阿根廷債務違約的五年期信用違約互換價格也出現大幅上漲。阿根廷《號角報》稱,阿根廷金融市場12日的表現是2001年以來最差的一天。
民粹派將上臺?
而市場擔心如果此次民調領先的費爾南德斯獲勝,將提倡反緊縮政策(即寬松政策),提出向退休人員提供免費藥品,為普通工人提高工資等,阿根廷政府的預算可能會再度膨脹,從而危及IMF對于阿根廷的經濟援助。交易員們擔心,這場選舉是一個信號,表明該國可能會考慮回歸貨幣和資本管制等政策。
費爾南德斯是阿根廷前總統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基什內爾推薦的候選人。
在克里斯蒂娜與其丈夫基什內爾在任阿根廷總統期間,他們推行被稱作“基什內爾主義”的經濟政策,他們在臺上時都反對1980年代后流行的新(古典)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保護阿根廷的工業,不允許進口阿根廷工業自己可以生產的產品并且擴大社會福利?;矁葼栔髁x強烈反對當時美國所追求的多邊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拒絕簽署《美洲自由貿易區協定》。
基什內爾曾經說過國家應該在社會存在不平等分配的時候,充當一個調節人、修補者的角色?;矁葼柗驄D強調國家對經濟的干預,鼓勵居民消費,加大對中低收入階層的補貼,追求社會平等包容的這套政策人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