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頭沽空港幣,互換協議被誤解,CashOut無人響應
根據香港本地媒體報道,8·16當天,有網友統計,僅有二百多萬港幣被取出。
這場擠兌潮沒能發生,與香港金管局對外界質疑的及時回應,有直接的關系。
發自:香港
責任編輯:顧策
根據香港本地媒體報道,8·16當天,有網友統計,僅有二百多萬港幣被取出。
這場擠兌潮沒能發生,與香港金管局對外界質疑的及時回應,有直接的關系。
香港,一名游客在自助機上兌換港幣(資料圖)。
這是一場沒有發生的金融戰爭。
2019年8月11日,一位名為“阿樹”的網友在Facebook上發帖子,稱香港銀行的結余只有500多億美元,如果有兩百萬人每人取款25000美元,就能把香港的銀行給取空,到時,香港金融的信用就崩塌了。
他將這場“金融抗爭”命名為“816CashOut”,也就是在8月16日這一天集中去銀行擠兌現金。
不過,并沒有太多香港市民加入其中。8月16日這天,香港的各大銀行并沒有出現擠兌潮現象。這一場“金融抗爭”無人響應。
這個看似天方夜譚的設想其實來源于美國對沖基金海曼資本管理創始人凱爾·巴斯此前的言論,他曾說過,香港4485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只有約570億美元可以動用,所以,一旦集中擠兌,就有可能擊垮香港的銀行體系。
凱爾·巴斯這個言論曾被香港金融管理局及其他分析機構斥責漏洞百出,不具備可信性,但依然有人信以為真,并以此來發動抗爭。
值得注意的是,凱爾·巴斯在推特上非?;钴S,經常發表攻擊中國的言論,最近幾個月的推特內容大部分關于香港。而作為對沖基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