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改:告別“零敲碎打”時代

中國未來稅制改革是一場有減有增的改革,改革更多關注的是制度建設問題。增值稅制改革、個人所得稅制改革是減稅的重頭戲,資源稅制改革的中心則是增稅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李慶雅

中國未來稅制改革是一場有減有增的改革,改革更多關注的是制度建設問題。增值稅制改革、個人所得稅制改革是減稅的重頭戲,資源稅制改革的中心則是增稅


中國經濟在未來10年面臨兩大挑戰:如何在勞動、資本供給下降的條件下,讓經濟可持續地增長?如何在人口老齡化成為重大社會問題之前,讓本國居民積累起足夠財富,實現未老先富?

在通貨膨脹與信貸緊縮的雙重夾擊之下,減稅呼聲頻起。企業稅負過重,中下層民眾生存也日益艱難,減稅正當其時。幾天前,國家稅務總局即提高了部分紡織服裝產品出口退稅率,從原來的11%回調至13%。隨即又傳出消息,稱有可能把中小企業納稅規模標準,從年納稅額30萬元提高到約50萬元,所得稅門檻將被墊高。

近年來,中國財政收入持續以較快的速度增長,2008年上半年,這種趨勢繼續得到保持。全國財政收入34808.2億元(不含債務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 8690.4億元,同比增長33.3%。其中,稅收收入為31425.8億元,同比增長33.5%。這也為減稅改革創造了契機。但中國未來稅制改革是一場有減有增的改革,改革更多關注的是制度建設問題。增值稅制改革、個人所得稅制改革是減稅的重頭戲,資源稅制改革的中心則是增稅。

不能再“摸著石頭”稅改
時間距離最近的一次大規模財稅體制改革是在1994年。經過那次改革,與市場經濟基本適應的財稅體制得以確立,提高了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與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總收入的比重,但是還要進一步改革。

近年來,中國的財稅體制陸續進行了一些改革。2002年開始的所得稅分享改革,打破了各級政府根據行政隸屬關系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做法,各級政府與所屬企業在所得稅上的聯系更弱。2008年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統一,中國不再以資本的來源,確定企業稅收,不再對外資企業實行“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