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食品的“安保戰”
任何一個食品安全的細節都不會被忽略,任何一點衛生瑕疵都不能被容忍……奧運食品安保戰,像一場高效的戰爭,曾經“九龍治水”式的食品管理,現在被擰成了一股繩。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余芊
任何一個食品安全的細節都不會被忽略,任何一點衛生瑕疵都不能被容忍……奧運食品安保戰,像一場高效的戰爭,曾經“九龍治水”式的食品管理,現在被擰成了一股繩。
這樣的食品標準不僅讓運動員,也讓普通北京市民受益。而這一切的關鍵,在于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有對企業與監管者明確的責任追究……
比起空氣質量,食品安全是個毫不輕松的話題。
日本泳壇“蛙王”北島康介稱贊奧運村里的食物,尤其是米飯,他說,“我在很多運動員居住區呆過,這里的食物是最好吃的。”他還直接擰開水龍頭接水漱口。
不放過“從田間到餐桌”的任何細節
市民享受的食品安全標準與奧運食品安全標準一致
面向非注冊記者的“國際新聞中心”組織的第一次集體采訪活動,就去了位于石景山區的“北京奧運食品安全監控中心”,里面的實驗室中有各類高端儀器,僅需5分鐘就能完成以前需要40分鐘才能完成的蘇丹紅樣本定性定量檢測。
除了固定的實驗室外,參觀者還看到門口停放的一輛大金龍客車,它被改造成“食品安全移動實驗室”,據稱是世界首創,里面的設備,讓外國記者嘖嘖稱贊。
北京市食品安全協調辦公室發言人唐云華表示,奧運食品標準嚴于國際標準。北京市已經發布實施了15個奧運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7月31日,政府組織中外記者到北京延慶的一處奧運蔬菜基地參觀,這里平均海拔500米,陽光充足,3年前投入建設,為奧運生產26種有機蔬菜。
相對于目前市面上普遍的無公害蔬菜和綠色蔬菜,有機蔬菜要求最為嚴格,澆灌用水全部取自地下150米深處,無污染,連雨水都要設防,不能使用任何化肥農藥,除了使用防蟲網外,還特別引進赤眼蜂等害蟲天敵。
類似的基地,北京有24個,加上周邊省市的5個,主要滿足奧運核心區域的需要。
北京某食品公司,為涉奧賓館提供豬肉。該公司副總經理宋向偉保證,他們的奧運豬肉是“百里挑一”:奧組委訂單預計不到100噸,而他們養了35000頭豬,供應量能達到2300多噸。
包括工廠的加工環節,則必須有人員現場監督,屠宰廠也不例外。宋向偉說,各個食品監管部門均派人進駐,“食宿都在廠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