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示范,深圳為什么能?
作為改革開放先行者的深圳特區,這次又有了新使命。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是深圳新的戰略定位。
《意見》一出,深圳又“火”了。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探索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是廣東承擔的三大改革開放探索重任,中央對廣東寄予厚望!”
先行示范,為什么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如何再為中國開題破局?
①深圳承擔哪些使命任務?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在深圳建市40周年、即將迎來成立經濟特區40周年的重要時刻,中央制定出臺《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賦予了這座城市重大使命、重大任務、重大機遇。
先行示范,深圳有哪些新使命?這份正文內容4639字的《意見》提出了五大戰略定位: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將分三步走:
——到2025年,深圳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研發投入強度、產業創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
——到本世紀中葉,深圳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先進城市之林,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意見》釋放出一系列重磅利好: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支持深圳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推動更多國際組織和機構落戶深圳,允許深圳立足改革創新實踐需要,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等等。
記者觀察發現,“改革”是《意見》中的高頻詞,總計出現了20多次。在改革上,深圳被寄予厚望,包括“創造條件推動注冊制改革”“開展市場準入和監管體制機制改革試點”“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試點深化外匯管理改革”“在教育體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深化自然資源管理制度改革”等。
同樣出現20多次的還有“創新”。除了宏觀層面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之外,創新幾乎涵蓋深圳發展的方方面面,既有產業創新,在未來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創建制造業創新中心;也有機制創新,探索創新跨境金融監管,創新科技管理機制;還有在民生和城市管理領域的創新,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建設創新創意設計學院,加快構建創新型醫保制度。
此外,開放、國際、綠色、粵港澳大灣區也成為《意見》的高頻詞,各出現十次左右。
②為何是深圳?
為什么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大任務,為何交給深圳手中?
深圳的四個關鍵詞,既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基礎,也代表著先行示范區的方向和未來。
第一個關鍵詞:改革的先行者。
改革開放之初設立的特區,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其中尤以深圳一馬當先,成為一面旗幟。
1979年7月8日,蛇口工業區“開山第一炮”如同春雷乍響。從此,深圳在全國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先行一步。從敲響土地拍賣“第一槌”,到發行新中國第一張股票,再到建立第一個出口工業區……據不完全統計,深圳自1979年建市以來,40年間共創造了1000多項“全國第一”。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曾經撰文點評:改革開放40年,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實踐是經濟特區,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范莫過于深圳奇跡。
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一脈相承。
第二個關鍵詞:創新的領頭羊。
“騰訊和深圳一同成長,一直保有對這座城市的理想主義情懷。深圳敢試敢闖、不言放棄的拓荒牛精神,給了我和同一批創業者憧憬與能量?!鼻安痪?,馬化騰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得益于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氛圍,騰訊不斷蝶變壯大。1984年,13歲少年馬化騰初次來到深圳。14年后,他在華強北賽格科技創業園的一棟老樓里創辦騰訊,隨后搬進南山區,如今騰訊的全球總部濱海大廈正位于此。如今的深圳南山區,有超過150家上市公司,超過35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走出了華為、騰訊、平安、招商銀行等本土世界500強企業。
放眼深圳全市,360多家上市公司,上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發明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7.00萬件和2.13萬件,是內地擁有PCT專利最多的創新型城市。這樣高密度、高質量的創新要素集聚,在全世界也屬罕見。
第三個關鍵詞:開放的窗口。
這座奇跡之城,向著全球標桿城市不斷躍升。2018年11月,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GaWC(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絡)發布了2018《世界級城市名冊》,深圳首次入圍Alpha-級別,成為全球55個世界一線城市之一。和兩年前相比,大幅前進30名,從Beta級別連升兩級。
第四個關鍵詞:市場經濟的試驗田。
90%的創新型企業為本土企業、90%的研發人員在企業、90%的重大科技項目由龍頭企業承擔……2018年,深圳人均GDP達到19.3萬元,比廣東全省高1.21倍。
活躍的市場經濟催生了更多發展機遇,深圳對人口人才的吸引力也是首屈一指。2018年,廣東常住人口增加177萬,其中近50萬流向深圳。
四個關鍵詞背后積累起來的深圳成功實踐、發展成就,讓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基礎深厚、條件成熟。
當下,改革進入“深水區”,啃“硬骨頭”的挑戰巨大。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我們再次需要一座“摸著石頭過河”的城、“殺出一條血路”的城,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這個時候,深圳站到了臺前。
深圳承擔的新使命,也是對廣東改革的肯定和期待。
③大灣區+示范區
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痘浉郯拇鬄硡^發展規劃綱要》出爐半年的節點剛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序幕已正式拉開。
從粵港澳大灣區到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再到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今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加速布局落子,更深層次、更寬領域、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一路向前。
正如40年前中央把打破計劃經濟的壁壘、開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征程的光榮任務交給深圳一樣,現在中央又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使命交給深圳。這是深圳改革開放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是深圳經濟特區的“二次創業“。
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在霍建國看來,這是廣東的兩項重要任務。專家認為,這兩大戰略的疊加,有望激發出強大的能量。
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為深圳先行示范提供了大機遇、打開了大空間。
另一方面,深圳的探索先行,為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提供了經驗借鑒,帶動更多大灣區城市加速前行。深圳先行示范區的全局意義,首先就表現在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多年之后,這句改革開放初期響徹大江南北的時代標語,依然在深圳蛇口大南山腳下熠熠生輝。
我們期待著,新的改革“金句”再一次從深圳傳遍全國。
我們期待著,深圳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帶動全國“萬馬奔騰”。
我們期待著,深圳為全球發展貢獻深圳樣本和中國方案。
網絡編輯:貳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