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吃土,一邊月花2000談戀愛|95后戀愛觀

最近,某交友平臺發布的《2019年95后戀愛報告》讓網友們開眼界了。95后們談戀愛,總結起來九個字:大手筆、高要求、“無底線”(特指年齡上、非貶義。)

最近,某交友平臺發布的《2019年95后戀愛報告》讓網友們開眼界了。95后們談戀愛,總結起來九個字:大手筆、高要求、“無底線”(特指年齡上、非貶義。)

首先,和前輩們相比,95后的年輕人戀愛起來更壕,他們敢把每月近一半(47%)的收入拿來談戀愛。

7成以上(72.2%)95后每年愿意在戀愛中花費2.4萬元左右,這意味著平均每個月戀愛消費2000元,約等于要給女朋友買7支一線奢侈品口紅,或是每月送男友一臺掌上游戲機。

想當年,老阿姨我在校園戀愛,東北小餐館里搓一頓,人均80就算巨額消費了。剛工作時,談戀愛下館子,最愛找有團購的餐廳。每月2000元的戀愛費,頂得上一個月三分之一的工資,用吃土換愛情,臣妾自問做不到啊。

在送禮方面,95后很有創意,送伴侶去旅游、給伴侶辦健身卡、還有各種游戲裝備,周到、健康、實用。

前段時間,某寶某貓曾發布了一份情人節、七夕、圣誕節這類大節日里,90后的送禮統計。數據顯示,95后送鉆戒、“轉運珠”和情趣用品的占比最高。其中送鉆戒的95 后人數占比高達 27%。而巧克力、鮮花等傳統禮物雖然依舊暢銷,但消費主力均以90后為主。

而在對另一半的期許方面,95后的要求也更高、更務實。近4成女生希望戀人的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口紅、游戲機依然要照送、照收,浪漫不能少,但房子也得要,81.6%的95后女生認為結婚一定要有房。

我和一位做文案策劃的96年的小姐姐聊天,說起當年自己結婚的故事,老公攢錢買了一個小碎鉆戒在回家見父母的飛機上求婚,兩人沒有房子、也沒有辦酒席,在一個風和日麗的3.15打假日,他說外面天氣不錯,去領個證吧,我就傻呵呵地去了。

小姐姐聽完后倒吸一口氣,說:“姐,你這是裸婚啊。裸婚的都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長輩的白眼,敢于質疑歷史的經驗。你心真大!我是絕對不可能接受裸婚的?!比缓筻枥锱纠查_始和我算賬:

“兩個人裸婚說明經濟情況比較差,要省吃儉用、縮衣節食。別人旅游曬朋友圈,我卻為買件衣服十幾元的折扣斤斤計算,想想就心塞。還有啊,如果你都敢裸婚拉低自己的生活質量了,以后日子只會過得更無下限,從日常生活、節日送禮、到養育下一代,是不是都可以將就湊合了?”

最后,被蓋棺定論:裸婚是魔鬼,千萬不要沖動!

想得真夠長遠、透徹的,如果當時我有這樣的頭腦,估計就沒現在的老公什么事兒了吧。

還有談戀愛的年齡差這件事,年齡在95后看來都不算事兒,過半(51.6%)的95后接受戀愛中5-10歲年齡差。其中月薪越高的人越不在意年齡差(月薪兩萬的人里,75.8%接受姐弟戀)小奶狗、小狼狗,統統都到碗里來。

過去在“姐弟戀”關系中,女方總是會承受來自家人和社會的壓力,因為女性更容易遭受年齡偏見,通過年齡在婚戀市場上被標注她們的“婚戀價值”。而現在,雖然這種偏見依然存在,但已經隨著女性生產力的提升、對大齡偏見“校正”有所進步。

梅麗爾·斯特里普曾演過一部經典的姐弟戀電影《春心蕩漾》,劇中37歲的她作為一名事業有成的女性和23歲的青年畫家相戀,其中梅姨說過一句經典臺詞:“除了年齡問題,他給予我真正需要的東西超越了任何其他人所給我的。是真正的東西,是我從未有過的東西,使我不愿意去談年齡問題?!?/p>

有錢、有底氣才能“任性”,大概在姐弟戀的世界里也是適用的道理吧。

雖然80、90和95后的戀愛觀有差異,但有件事卻讓三者跨越了年齡、達成了共識——他們無論男女、大部分人都相信一見鐘情。不過這“一見鐘情”的場景有點區別。提起“一見鐘情”,我腦海里會有這樣一個場景:

西子湖畔、油紙傘下、那暗生的情愫是千年之前便已經注定的相遇(暴露年齡的畫面)。

無論發生在哪里、主人公是誰,我對一見鐘情有個執念,當事人面兒上要四目相對、 內心才能暗通款曲,后面的事看緣分注定。但95后不同,他們也信一見鐘情,但場合以及要不要見面不是必須的,因為有了互聯網。

66.2%的人認為“網戀比相親脫單更有效“,男性對網戀的認可度較女性略高,占比為67.5%,女性為62.5%。

也就是說,相對于過往更相信線下遇見愛情的前輩們,這屆年輕人更相信在網絡上、屏幕后能遇到理想中的那個人。

網戀和相親哪個更靠譜?曾經我覺得當然是相親啊,網上性別有可能都是假的,怎么愛???

只有小朋友出于獵奇才喜歡網戀,因為自由發揮,網上的虛無縹緲可以滿足年少的獵奇心理,而我們大人都站相親。

也有開明點的大人會覺得二者都一樣,不過是交友的不同形式而已,兩者的區別在于風險高低不同。他們認為相親一般是過父母,方向由父母把控,而網戀的風險就是人設全靠說,因此相親的風險會相對低一些。網友們也有過這樣的總結:“雖然網戀和相親一樣,要找到符合三觀的人都需要耗費很長時間,但網戀最后還有可能敗給顏值和距離;而相親是直接見面,不怕照騙對于外在心里有數,而網戀就是抹掉外在,拼語言和PS技術?!敝С窒嘤H的人有“隔夜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鐵”這種心理,能真正切切看到、感受到的才安心。

但是在這問題上,我95后的小表弟有不一樣的看法。

相親在他們看來過于現實,是數字的比對、KPI的較量,失去了人情味道和浪漫氣息。

美好的網戀就像是“未曾相逢先一笑,初會便已許平生”。退一步講,就算網戀奔現的路上遭遇了“車禍現場”,在未曾某面又蠢蠢欲動的心思里,為了對方把自己變得更好,這樣的網戀勵志故事也不少啊。

與相親這種建立戀愛關系的模式相比,網戀突出的特點表現為浪漫、神秘、開放、瞬時、非理、泛愛。它既有傳情達意的即時性,也有絡空間引發的虛幻感;既有由遙遙距離帶來的浪漫感,也有低責任性帶來的輕率性、速成性和進退自由性。

網戀的這些特點和當代年輕人“只想戀愛還沒考慮結婚”的想法對味,但選擇相親的人心態上大多是奔著婚姻去的,比浪漫和“前戲”更重要的是匹配。而且相親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后面還有雙方家長一大堆“操盤手”再考量和盤算,和網戀這種戀愛模式相比,相親確實不撩人,它看重的是效率和效果。

分別搜索“相親失敗”和“網戀失敗”關鍵詞,前者較后者的結果多出一個零。

也許在相親的道路上,會有諸多不愉快,但較之網戀相比,相親的故事也是更多的。畢竟,結婚不同于戀愛、也不是脫了單就接近尾聲,開始談婚論嫁之后,后面要走的路還很長,還是讓我們面對面地坐下來,把話說清楚比較好。

其實無論是相親還是網戀,碰到對上眼的那個人,就是斯人如彩虹、遇上方知有,相遇的方式都不重要了。

作為充盈物質下成長起來的互聯網原住民,95后有著富裕、嘗鮮、創新等特質,正如那句話說的:“得95后者得天下?!碑吘?,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網絡編輯:思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