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廷芳:第一次呼喊“放開二孩”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老齡化、養老危機等問題的迫切性,但最初公開發聲的卻并非經濟學者,也不是人口專家,而是一位文學界人士。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本文首發于2019年8月22日《南方周末》國史新記·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報道之中國言者)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老齡化、養老危機等問題的迫切性,但最初公開發聲的卻并非經濟學者,也不是人口專家,而是一位文學界人士。
三十多年時間里,整個中國社會的人口結構默默改變了。
其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老齡化、養老危機等問題的迫切性,但最初公開發聲的卻并非經濟學者,也不是人口專家,而是一位文學界人士。
2007年,全國政協委員葉廷芳首次提案,建議盡快停止執行獨生子女條例。葉廷芳是著名的作家、翻譯家。他曾翻譯多部卡夫卡的作品,是中國最權威的卡夫卡研究者。
葉廷芳從人文角度,觀察人口政策對社會生態和人的內在精神世界的影響。他認為,一孩政策下的獨生子女們面臨著既無姑姑舅舅,此后也無兄弟姐妹的情況,最終帶來的是社會關系和情感系統的單調化。
“政策讓很多人不去思考了,而覺醒的知識分子如果只知道為政策叫好,應該是為自己感到羞恥的一件事?!比~廷芳曾說,“要用自己的筆做出些真正對社會有好處的事情。這是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p>
葉廷芳幼時曾在一場意外中失去左臂。2007年3月,這位71歲的獨臂老人拿著提案穿梭于兩會會場,挨個游說其他政協委員,希望得到聯名支持。多數人以“挑戰國策”為由婉言拒絕,最終,只有28位政協委員愿意和他聯名簽署提案。
提案在當年轟動一時,被稱為“葉廷芳提案”。葉廷芳的夫人黃曼齡女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后來有一次,葉廷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