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農業人口 轉移放緩新動向 依我 之見
我國農業增加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只有7.5%,但農業勞動力人口在就業人口的比重卻高達26.1%,仍有大量人口留滯在效率較低的部門。
責任編輯:陳斌
(本文首發于2019年8月22日《南方周末》)
我國城鎮化在中長期內就仍可保持在中高速軌道上。只有不斷深入推進的改革,才能為我國城鎮化提供新的動力。
我國農業增加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只有7.5%,但農業勞動力人口在就業人口的比重卻高達26.1%,仍有大量人口留滯在效率較低的部門。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經濟增長得益于技術、制度和空間邊界的不斷拓展,前兩者分別對應著技術創新和體制變革,后者則表現為城鎮化。城鎮化推動了社會分工的深化、產業模式的重組、交通網絡的完善和各方思想的碰撞,不僅優化了資源配置的空間效率,還促進了技術創新和體制變革。世界正處于快速城鎮化過程,全球70億人口中已有超過一半的人口選擇遷移到城市居住。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045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將超過60億。
過去40年,中國順利完成了世界歷史上速度最快、規模最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