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悲情營銷
如果每一次商家都在高喊狼來了,當真正需要愛心助農的時候,公眾早已失去信任,受傷的不僅僅是消費者,還有需要幫助的農民
責任編輯:陳斌
如果每一次商家都在高喊狼來了,當真正需要愛心助農的時候,公眾早已失去信任,受傷的不僅僅是消費者,還有需要幫助的農民。
(本文首發于2019年8月29日《南方周末》)
如果每一次商家都在高喊狼來了,當真正需要愛心助農的時候,公眾早已失去信任,受傷的不僅僅是消費者,還有需要幫助的農民
你是否在社交平臺、電商平臺上見過這樣一個農民大爺?他滿面愁容,臉上的每一條皺紋都像是生活的磨礪留下的痕跡,深邃的目光都里是風霜,背景里豐收的蘋果、菠蘿、檸檬越是喜氣洋洋,圖片上幾個說明性的文字“水果滯銷 果農急哭”、“幫幫我們”越是被襯得刺眼。由于大爺的“出鏡率”實在太高,被網友戲稱為“滯銷大爺”,成了網紅。
如果再配上“急哭!千萬斤蘋果滯銷,果農欲哭無淚,懇求好心人幫忙”或“緊急,幾十噸番茄滯銷,即將爛在地里,果農急哭了”等煽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中一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