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風電項目破壞“楚長城”調查
因為“在省保單位楚長城遺址附近施工有關問題”,這個河南省重點風電建設項目已經停工一年有余。近日河南省文物局已下達了一份意見,“經過鑒別,受風電項目影響的墻體不屬于楚長城?!?br />
“發展風電、光伏項目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環境,如果因為發展新能源破壞了環境,這就跟發展新能源的初衷背道而馳了?!?/blockquote>發自:河南桐柏
責任編輯:汪韜 曹海東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宋炳晨 嵇亦琳
土門村村民擔心,風電建設中遺留的碎石無人清理,雨季可能引發滑坡,危及山下的村落。
(本文首發于2019年8月29日《南方周末》)
因為“在省保單位楚長城遺址附近施工有關問題”,這個河南省重點風電建設項目已經停工一年有余。近日河南省文物局已下達了一份意見,“經過鑒別,受風電項目影響的墻體不屬于楚長城?!?/p>
“發展風電、光伏項目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環境,如果因為發展新能源破壞了環境,這就跟發展新能源的初衷背道而馳了?!?/p>
李鵬生長在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的大山里,對他來說,隱身于桐柏山林間的一段段古代城墻寄托著童年的回憶,“小時候就喜歡約上朋友,爬到墻上玩?!彼麜r常在想:那些數以萬計的粗糲巖石,古人是怎么運到山上,并壘成又高又長的城墻的?
如今,李鵬是南陽市的一名民間環保人士。2018年,當地人告訴李鵬,部分古代城墻被一個叫“鳳凰”的風電項目破壞了。翻閱史料、縣志,以及河南省文物局頒發的文件后,李鵬發現這部分“城墻”極可能是楚長城遺址,于是他找到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綠發會)。
2018年12月,綠發會對桐柏鳳凰風電項目開發者——河南豫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能新能源)提起公益訴訟,一同被列為被告的還有為該項目出具環評報告的河南省南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綠發會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公益公募基金會。
“該項目環評報告稱,‘評價區內地面以上沒有發現需要特殊保護的文物古跡’,與事實不符?!本G發會法律部主任張娜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除破壞文物外,綠發會還指控該項目在征地、破壞林木上存在一系列問題。目前,這個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已經停工一年有余,且臨時征地批文即將在2019年10月到期。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該環境侵權公益訴訟案已于2019年5月21日在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三審判庭開庭,目前正等待宣判。
現實中,生態環境為風電項目“讓路”的案例并不罕見。南方周末記者檢索公開資料發現,近年來已有多個風電、光伏項目因環境沖突等問題面臨被罰款甚至拆除。
楚長城遺址附近 ,已經開挖的風電基座。
案件焦點:是否破壞文物
據公開資料顯示,桐柏鳳凰風電項目于2016年11月1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