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幕后】揭密奧運開幕式創作團隊I
2008年8月8晚,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現場——國家體育場“鳥巢”?;趾氲难莩雠c炫彩的煙花交相輝映,姚明與小林浩的牽手感動全場。一幅幅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與現代創意完美交融,一幕幕高科技的幻景與全世界最大的行為藝術“祥云長卷”驚艷世界。人們關心:在這一場文化與視覺盛宴的背后,有著多少感人的細節和故事?開幕式創作團隊從創建到交出最后的作品,精心打磨了三年,有多少次的創意顛覆和再創新?從演員、服裝、道具到燈光、音響、化妝,各個環節如何合力打造這個展示中華文明的宏大篇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創作團隊的系列圖片,揭示張藝謀率領的團隊的創作歷程。
2008年8月8晚,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現場——國家體育場“鳥巢”?;趾氲难莩雠c炫彩的煙花交相輝映,姚明與小林浩的牽手感動全場。一幅幅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與現代創意完美交融,一幕幕高科技的幻景與全世界最大的行為藝術“祥云長卷”驚艷世界。人們關心:在這一場文化與視覺盛宴的背后,有著多少感人的細節和故事?開幕式創作團隊從創建到交出最后的作品,精心打磨了三年,有多少次的創意顛覆和再創新?從演員、服裝、道具到燈光、音響、化妝,各個環節如何合力打造這個展示中華文明的宏大篇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創作團隊的系列圖片,揭示張藝謀率領的團隊的創作歷程。
在開幕式盛典的背后,藏著一張張給予它生命的面孔。這些面孔在醞釀開幕式方案的過程中每天都會有不同的表情。當開幕式結束后,他們同開幕式中的那些孩子們一樣,都是“笑臉”。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缶聲雷動,吟誦高揚。2008名演員擊缶而歌,歡迎來自全世界的朋友。
節目《畫卷》作為開幕式一根主線,貫穿了開幕式始終。舞者、兒童、各代表團運動員共同完成了這幅畫卷,讓它變得靈動而充滿生機。
在奧運會開幕式上,著名鋼琴家郎朗和只有5歲的北京小女孩李木子合奏鋼琴,成為這一段節目的亮點。
節目《文字》是由約千名演員按照特定的配合方案完成,他們共同手舉字模打出不同字體的“和”字。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創作團隊_幻燈
8月9日凌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結束后,開幕式創作團隊部分成員在“鳥巢”合影。
2007年6月10日,總導演張藝謀在一次開閉幕式運營中心會議中思考。
2007年6月28日,開幕式副總導演張繼鋼在一次導演組會議上討論劇本。
2007年6月10日,副總導演陳維亞在一次開閉幕式運營中心會議中思考。
開幕式導演組策劃陳丹青在一次劇本討論會議上。
2007年7月20日,開閉幕式文化藝術顧問何振梁在奧組委向部分主創人員和工作人員頒發聘書的儀式上。
2007年8月8日,開閉幕式運營中心主任王寧在向國際奧委會匯報開閉幕式工作方案。
2008年1月7日,總導演張藝謀(右)和副總導演陳維亞在一次會議上共同闡釋《畫卷》的創意。
2008年6月4日,郎朗(前左)試穿在開幕式上表演的服裝。
2008年5月1日,演員們在國家體育場“鳥巢”排練《文字》(拼版照片)。
2007年8月26日,演員們在排練《文字》。
2007年8月26日,總導演張藝謀(后中)在觀看《文字》的排練。
2007年9月14日,總導演張藝謀(左二)和副總導演張繼剛(左一)看《文字》的效果模型。
在北京市大興區排練場進行的擊缶表演的排練(2008年6月9日攝,排練時的“缶”用鼓替代)。
在北京市大興區排練場進行的擊缶表演的排練(2008年6月9日攝,排練時的“缶”用鼓替代)。
2007年9月14日,工作人員為總導演張藝謀(左一)演示“擊缶”。
2007年9月14日,總導演張藝謀(左五)在看道具“缶”。
網絡編輯:mer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