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行業鼻祖,最大的催賬團隊
中國三四線城市城鄉接合部的手機賣場是捷信的主戰場,游離于銀行征信體系之外的工廠藍領、小鎮青年們是他們最主要的目標客戶。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顧策 何海寧
消費貸只是捷信的流量入口,僅僅占到捷信總貸款余額的24.1%,現金貸業務才是真正主業,占到了70.5%。
(本文首發于2019年9月5日《南方周末》)
中國三四線城市城鄉接合部的手機賣場是捷信的主戰場,游離于銀行征信體系之外的工廠藍領、小鎮青年們是他們最主要的目標客戶。
捷信在全球擁有電話代理和實地催收代理23000人?!安还苡馄诙嗑?,我們都會堅持催收,不希望去定義什么是‘壞賬’?!?/p>
最近三年來,捷信的手續費收入在營業收入的占比都在70%以上,而利息占比不足30%。簡而言之,手續費才是捷信利潤的大頭。
2019年9月1日,捷信集團(Home Credit B.v)順利通過港交所聆訊。一個半月前,這家消費金融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鮮為人知的是,在中國內地27家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中,捷信集團的子公司捷信消費金融是唯一的外資企業,也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聆訊資料顯示,捷信集團2018年凈利潤達到4.98億歐元(相當于39億人民幣),其中,捷信消費金融凈利潤就達13.96億元人民幣。
捷信集團又隸屬于捷克最大的企業PPF集團,其控股人皮特·凱爾納以155億美金的身家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第88位,多年來都是中東歐七國首富。
中國、俄羅斯、捷克、印尼、印度等在內的9個國家,都有皮特·凱爾納的生意,他的財富秘訣就是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高利息的小額貸款。
自15年前進入中國,捷信這家純外資的金融公司,是如何一躍成為中國的現金貸之王?
中國三四線城市城鄉接合部的手機賣場是捷信的主戰場,游離于銀行征信體系之外的工廠藍領、小鎮青年們是他們最主要的目標客戶。
高利率一直是捷信的標簽之一。招股書顯示,捷信集團近三年三款主要產品的實際利率最高達42%,最低也有22%。
其業務模式一直頗具爭議?;ヂ摼W投訴平臺聚投訴的年度排行榜中,捷信連續兩年入圍年度排行榜前十,分別位列第二名和第九名。目前捷信在聚投訴上累計投訴量已經超過了11370件,主要聚焦于高利率、暴力催收、銷售誤導或者合同變更等事項。
來到一片處女地
2017年,以校園貸起家的趣店在美高調上市,引發了全社會對現金貸的關注和討論。
其實,在趣店成立前一年,捷信已經在各地試水校園貸。比起張揚的后起之秀們,這位行業鼻祖顯得有些過分低調。
早在2004年,捷信就將北京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站。消費金融專家菲利普·克拉托奇威爾是捷信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捷克高管,他當時負責企業戰略發展,當時捷信已經拿下了捷克和俄羅斯的消金市場,而中國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
這幾乎是一片處女地,“信用卡市場仍未發展起來,對非銀行的貸款幾乎沒有監管,充斥著以小額信貸公司和擔保公司為代表的影子銀行,幾乎不存在公民的征信數據庫?!狈评铡た死衅嫱枌δ戏街苣┯浾呋貞?。
歷經四年詳盡的調研,2008年4月捷信第一個分支機構在深圳正式開業。幾個月后,成都、廣州、佛山等地的業務也開始運作。
讓菲利普·克拉托奇威爾驚訝的是,中國市場和歐洲市場差別很大,他們錯誤地把家電當成重點,“像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是歐洲最好的消費金融項目,但中國的消費者并不買賬?!彼貞浾f,歐洲人會借錢去度假,或者買運動設備,但當時的中國人并不喜歡借錢購物。
在菲利普·克拉托奇威爾看來,是智能手機的興起造就了捷信,“當時中國手機產業正處于暴漲期”,深圳年輕的打工仔們都渴望擁有一部智能手機,而捷信的小額貸款正好能幫他們實現愿望。
捷信為中國市場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貸款模式——POS貸款。身穿紅色T恤的捷信業務員駐扎在手機店里,潛在顧客出現時,他們便會主動推銷分期付款。
一張身份證和一張銀行卡就是申請貸款所需的所有證件,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完成審批,業務員會通過POS機向商家支付手機款,這樣可以保證每筆貸款都被用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