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造肉”希望明年進入中國內地
美國“人造肉”能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嗎?企業回應關于營養、高價和口味的質疑。
豬肉價飆增,“人造肉”在中國內地會有市場嗎?
9月4日下午,美國“人造肉”代表企業 Impossible Foods高管在在云南省撫仙湖畔舉辦首屆財富全球可持續論壇上透露,希望能在明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但是必須要得到監管者的批準,希望中國合作伙伴能幫助他們(做盡職調查)力求獲得監管者的批準以進入內地市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云南當地官員直接在論壇活動現場提問環節,與Impossible Foods公司政總裁、創始人Patrick O. Brown互動,并向他們公司伸出橄欖枝,表示愿意提供條件歡迎他們到云南來設廠。
發力進入內地市場
Impossible Foods創立于2011年。公司提供的官方材料稱,他們旨在以植物制成肉類和奶質食品,目標是2035年以健康安全穩定的植物肉完全取代動物肉。
目前該公司在加利福尼亞的歐克蘭(Oakland)擁有首個大型食物制造工場,每月可以生產大約200萬磅植物制造的肉。目前他們的產品主要是牛肉,未來會繼續研發魚肉、豬肉、乳制品等。
“我們跟中國的企業在溝通,(企業)興趣很大,今年到明年是我們進入內地市場非常重要的一年?!?Patrick O. Brown在論壇上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采訪時介紹。
Impossible Foods的行政總裁、創始人Patrick O. Brown以及高級副總裁Nick Halla 攝影:周慧
Patrick O. Brown稱,中國人的肉類消費占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近年肉類消費一半的增量來自中國。所以Impossible Foods 將目光瞄準了中國內地市場。 近年來Impossible Foods與中國內地企業以及政府都有溝通和接觸?,F時,Impossible Foods 已開始逐步了解中國內地市場,2020年將更專注研究進入這個市場的可行性,未來也許將在內地建立專供中國市場的生產體系。
Patrick O. Brown還介紹,他們希望在中國內地設立生產工廠,至于未來會在哪里設廠,他表示暫不方便透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他們還沒有在內地做產品推介和宣傳,云南的這場活動是他們首次來內地參加活動和接受媒體采訪。
爭議“人造肉”風口
“人造肉”概念在今年受到市場熱門關注,其中的明星企業是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Beyond Meat于5月2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IPO當日,公司開盤價46美元,較發行價25美元溢價84%,隨后又有大幅波動?!叭嗽烊狻备拍钜矀涫軤幾h:到底是風口還是新的泡沫?
在采訪溝通過程中,Impossible Foods的行政總裁、創始人Patrick O. Brown以及高級副總裁Nick Halla一一回應關于“人造肉”的“高價”、營養以及環保等爭議問題。
首先Impossible Foods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關于“人造肉”的誤解。人們經常提及的“人造肉”目前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基于植物蛋白、氨基酸等制造“素肉”;二是細胞肉,從活體動物身上提取細胞,在培養基上進行增殖。他們公司的產品屬于前者。
2011年,Brown決定全力研發Impossible Foods。 2016年推出以植物肉制成的Impossible Burger,在美國餐廳亮相。而后產品在新加坡、香港、以及澳門等餐廳和食店出售。
對于人造肉的價格高于普通肉的問題,Patrick O. Brown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前進過程中,Impossible 亦面對不少挑戰,包括Impossible Foods的植物肉價格售價目前比牛肉要貴,介于普通牛肉和和牛這類高級牛肉之間,其二是“植物肉”涉及到轉基因。
據介紹,Impossible Foods 打算未來將會通過規模效應進一步降低成本。從進入中國市場的情況來看,目前他們在香港的銷售也是處于初步階段。不過他們堅持認為“對于一些消費者而言,會更在乎健康環保而非價格”,“人造肉“取代肉產品可以減少使用的土地、水及能源,讓人們能繼續享用最喜愛的食物。
對于轉基因方面,Impossible Foods 認為無需過于擔心,商家和消費者都是可以教育的,目前科學界一些學者對轉基因的安全性是認可的。
今年5月,在“人造肉概念”正火熱時,Impossible Foods公布了最新一輪融資,“人造肉概念”再添一把火,其融資金額為3億元美元。此次E輪融資由現有投資者Temasek及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帶領進行。官方透露,此輪募集資金將會投入在擴大生產以及研發層面。截止目前為止,公司已經募集超過7.5億元美金。
至于“人造肉”的味道如何,以及能否適應中式實物的水煮、油炸?Impossible Foods方面稱,他們目前生產的肉,在煎制過程中是可以看到和普通牛肉一樣從嫩紅色到深色的過程,而且還會有肉汁的鮮美。對于營養,Patrick O. Brown稱,如果健康性不比真肉強的話,公司是不會推向市場的,沒有致命性病菌是人造肉的優勢。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