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估值151億到破產重整
各地強制執行的垃圾分類政策,被認為是“互聯網+垃圾分類回收”行業的又一風口,但“現在是創業熱,不是資本熱”。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和火熱的垃圾分類相比,早期進入“互聯網+垃圾分類回收”行業的創業公司,卻生存艱難。
(本文首發于2019年9月5日《南方周末》)
各地強制執行的垃圾分類政策,被認為是“互聯網+垃圾分類回收”行業的又一風口,但“現在是創業熱,不是資本熱”。
除了與政府搞好合作,垃圾回收創業公司的專業度也非常重要?!巴瑯邮羌?,黃板紙、報紙、普通紙張哪個最貴?”“報紙。沒想到吧?每樣都能找到分別對應的資源化利用方式,每一樣都能賣錢?!?/p>
接手“小黃狗”3個月后,31歲的桂博文就遇到了公司史上最大危機——前實際控制人被抓,4000人團隊急速瘦身,公司正在破產重整中。
“小黃狗”全稱是小黃狗環??萍加邢薰荆ㄒ韵潞喎Q“小黃狗”),其誕生之初就含著“金鑰匙”——2017年8月9日“小黃狗”成立,注冊資本1億元,估值最高達151億元。
大多數人認識“互聯網+垃圾分類回收”正是從“小黃狗”開始的。伴隨著城市人口疏解和環境整治,拾荒大軍的工作正在被一部手機、一款App取代,這些創業公司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廈門等大城市。
事實上,近兩年不斷有靠“垃圾”賺錢的企業成立。天眼查數據顯示,2016-2019年,該類企業分別增加了192、230、237和170家。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上海等地的強制垃圾分類政策出臺后,垃圾分類市場熱度再次提升——住建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張益就曾預判,未來10年,垃圾分類將新增市場機會4000億元以上。
和火熱的垃圾分類相比,早期進入“互聯網+垃圾分類回收”行業的創業公司,卻生存艱難。再生活、淘棄寶、9貝殼……一長串“互聯網+垃圾分類回收”企業的名字甚至已經安靜地躺在已倒閉企業名單里。
“小黃狗”總裁桂博文對行業的變化深有了解。在加入“小黃狗”之前,桂博文曾一手創立了主營廢品回收的笨哥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笨哥哥”),在業內頗具人氣。如今,她自嘲自己踏上了“救狗之旅”。
從財大氣粗到陷入困境
“小黃狗”的高光時刻是在2018年。
2018年6、10、12月,小黃狗分別獲得了中植集團、易事特集團和新華聯的融資總計13.5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小黃狗的城市業務一口氣擴張了二十幾個城市,以平均每月進駐兩個城市的速度,完成了目前的版圖。
“小黃狗”的模式是在社區建設廢品回收機,用戶借助“小黃狗”App尋找距離其最近的回收機,將廢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