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中的雨林,動物跑得慢會被燒死
媒體指出,在亞馬孫,大約生活著300萬種不同的植物和動物,即全球十分之一的物種。目前,遭遇2010年以來火災最嚴重的亞馬孫,它的動植物近況如何?
跑動速度慢的哺乳動物,比如樹懶,很難從亞馬孫火災中逃脫。
亞馬孫火災給人們帶來災難,也使動植物遭遇滅頂之災。
媒體指出,在亞馬孫,大約生活著300萬種不同的植物和動物,即全球十分之一的物種。目前,遭遇2010年以來火災最嚴重的亞馬孫,它的動植物近況如何?
跑得慢的動物往往被燒死
亞馬孫雨林,大火還在熊熊燃燒。這是自2010年以來亞馬孫雨林遭遇的最嚴重的火災。
在作者寫此稿時,來自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INPE)的報告指出,亞馬孫熱帶雨林迄今發生的火災高達85000多起。那么,這對許多以亞馬孫為家的動物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報道說,有些動物可能會逃跑。大型哺乳動物,如美洲虎,是最有可能逃脫的,因為它們能跑得快,可以及時逃離火災。但是許多動物幾乎就會被燒死。
牛津大學生物保護學教授克勞迪奧·西萊羅(Claudio Sillero)告訴記者,他特別關注雨林中的小生物:“它們如今生活在地獄里,沒有希望?!?/p>
“不同種類的動物會有不同的表現,”西萊羅說,“但我們真的需要關心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它們生活在亞馬孫雨林棲息地,如果這些棲息地被大火波及,棲息地就會完全消失,這些動物就會死亡?!?/p>
他補充道:“這些動物的后代也處于危險之中,因為它們的蛋需要保持潮濕,但在火災中,蛋很快就會煮熟。這可能會導致一些物種滅絕?!?/p>
亞馬孫雨林還有許多體型小而跑得慢的哺乳動物,比如樹懶。西萊羅指出,這些動物“往往在火災面前驚慌失措,在發生火災時更容易被當場燒死”。此外,鳥類面臨著類似風險。雖然個別鳥類可能會飛走并找到安全的棲身之處,但要做到這一點,它們往往不得不放棄它們的小鳥和鳥蛋。
亞馬孫河上的爬行動物,它們產下的卵需要保持潮濕,美國作家、自然資源保護者保羅·羅絲莉(Paul Roosolie)親眼看到了這一點。日前,他在網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的內容是他今年7月在亞馬孫雨林工作時拍攝的火災場景。
“可怕的是,人們沒有意識到,這些動物都是被活活燒死的,”他告訴記者,“鳥巢、小鳥、蛇、青蛙、猴子驚慌失措,跑來跑去,但無法逃脫,因為這里是這些動物唯一可以居住的地方?!?/p>
即使逃離火災也難以生存
逃離大火,是獲得活命機會的第一步。正如英國曼徹斯特大都會大學的亞歷克斯·里斯博士所說,這些動物活下來的機會仍然很渺茫,因為火災發生后,“一旦該地區被燒毀,對許多物種來說,也是無法生存的”。
里斯博士說:“亞馬孫雨林很大,但并不意味著有大量的動物活動空間。雨林的大多數區域已經‘人滿為患’,所以動物需要將其他種類的動物從自己的領土上趕走?!?/p>
“這就是問題之所在:這個區域的動物不能去其他地方,因為其他地方已被其他動物占領。但是,這些區域的動物,由于現有居住地被大火燒毀,所以只能等待新區域的出現?!?/p>
火災過后也有新物種來補位
當亞馬孫雨林遭遇火災時,由于此前已經有很多樹木被砍伐,火災過后,以往黑暗和潮濕的環境就暴露在陽光下,并且非??炀透稍锪?。這么一來,通常居住在雨林邊緣干燥區域上的新物種,就來重新填充這些空位。
當然,對依賴潮濕、溫潤環境的動物來說,火災是個壞消息。專門從事鳥類保護的Lees博士指出,食蟲鳥就是一個明顯例子,它們需要柔軟而潮濕的環境,這樣它們才能悄悄地尋找食物。如果地面干燥、樹葉干爽,它們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Lees補充說,火災后,原有物種不太可能重返家園,因為這些被燒毀的家園,可能需要幾十年才能恢復原貌,而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動物們或許早就死了。
亞馬孫火災也影響到水生物種
棲息地遭遇火災后,有些動物當即被燒死,有些新物種來替代。但是,總的來說,變化還是很大的,而且受影響的不僅是鳥類、昆蟲和陸地哺乳動物,水生物種也深受影響,比如亞馬孫河的海豚,還有雨林中的許多不同魚類,都深受火災之害。
英國薩??舜髮W(University of Suffolk)生態學家馬克·鮑勒(Mark Bowler)博士表示,亞馬孫火災發生時,水生動物即使能暫時在水下避過火災,它們居住的河流和湖泊也會被改變。
鮑勒博士在接受采訪時說,不論是雨林突發的火災,還是人為的放火燒林,都會影響水下物種的生存?!凹词故菫榻B牛場而放火燒毀部分樹林,水生棲息地也會受到影響。因為魚的數量和河流的生態將發生變化,這也會影響大型動物,如巨型水獺?!?/p>
還有一些水生動物,如亞馬孫河的海豚,火災也改變了它們的棲息地,而依賴雨林生活的人類,也會因火災而失去生計。
火災凸顯人道主義問題
劍橋大學的環境科學家雷切爾·卡門塔(Rachel Carmenta)博士,一直與亞馬孫的土著居民和社區合作,他告訴媒體,亞馬孫火災也凸顯出“人道主義問題”。
卡門塔博士指出,亞馬孫土著居民以往靠獵殺動物為生,由于烏龜、海鷗等動物行動緩慢,因此很可能在火災中死亡。土著居民現在要繼續以往的捕獵生活,幾乎是不可能了。而且由于樹木被燒毀,地面太吵鬧,獵人無法安靜地穿過雨林去捕獵。最重要的是,人們用來建造房屋和生產藥品的工廠也會被燒毀。
卡門塔博士補充說,亞馬孫火災不僅對植物、動物造成直接損失,還引發各種關系、身份的界定問題,還有人們對自己家園被毀等問題。
卡門塔博士警告說,火災造成了流離失所和饑餓,許多人的生活都處于危機之中。
檔案 亞馬孫雨林 與物種
亞馬孫熱帶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占地550萬平方公里。雨林橫越了9個國家:巴西(占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圭亞那、蘇里南以及法國(法屬圭亞那),占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
在9世紀末,根據一位英國自然學者的統計,共有14712種動物,其中8000多種尚未為人所知,現在已知的動物和鳥類超出了10萬種。
2010年-2013年,亞馬孫探測隊發現的441個新物種中,有258種植物、84種魚、58種兩棲動物、22種爬蟲、18種鳥和一種哺乳類動物。
網絡編輯:柴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