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韓孟”之解辨正
我國古來人物之并稱,往往是就同類別且同時期人物而言,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儒“孔孟”,以及其后的辭賦家“屈宋”。又如唐代詩壇的“李杜”“元白”及“小李杜”等。而孟子與韓愈,一個是思想方面大家,一個是詩文方面大家,并不在同一領域,時間更是相距一千多年。再者,如果以韓愈與孟子并舉,以影響大小和時間先后,也應該是“孟韓”,而不當為“韓孟”。所以錢鍾書先生之斷論,未必可靠。梅堯臣和王安石詩中“韓孟”之“孟”,究竟是與孔子并稱“孔孟”的戰國時期大儒孟子(孟軻),還是唐代苦吟詩人孟郊(字東野),應須一辨。
責任編輯:劉小磊
錢鍾書與夫人楊絳
(本文首發于2019年9月12日《南方周末》)
《談藝錄》(補訂本第513頁)談梅堯臣《宛陵集》中一詩,云: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韻》:“趨韓亦已工,比孟猶欠淳?!卑础懊稀敝该献?,非東野也。宋人論學,并舉韓孟,如荊公《奉酬永叔見贈》:“他日當能追孟子,終身安敢望韓公?!?/span>
我國古來人物之并稱,往往是就同類別且同時期人物而言,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儒“孔孟”,以及其后的辭賦家“屈宋”。又如唐代詩壇的“李杜”“元白”及“小李杜”等。而孟子與韓愈,一個是思想方面大家,一個是詩文方面大家,并不在同一領域,時間更是相距一千多年。再者,如果以韓愈與孟子并舉,以影響大小和時間先后,也應該是“孟韓”,而不當為“韓孟”。所以錢鍾書先生之斷論,未必可靠。梅堯臣和王安石詩中“韓孟”之“孟”,究竟是與孔子并稱“孔孟”的戰國時期大儒孟子(孟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中一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