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豬團”的危險與暴利

有豬的地方運不出去,缺豬的地方進不來,各地之間高昂的生豬價差由此形成。

豬販們通常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哪兒差價大,就往哪兒沖。

非洲豬瘟陰云未散,即使部分省份已經解禁,各地政府仍然遲遲不敢放手開具檢疫票。

責任編輯:馮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9年9月9日,重慶市云陽縣外郎鄉生豬養殖場,生豬長勢良好。 (IC photo/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9月12日《南方周末》)

有豬的地方運不出去,缺豬的地方進不來,各地之間高昂的生豬價差由此形成。

豬販們通常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哪兒差價大,就往哪兒沖。

非洲豬瘟陰云未散,即使部分省份已經解禁,各地政府仍然遲遲不敢放手開具檢疫票。

販豬,從未像現在這樣,意味著巨大的財富。

為了防止豬瘟擴散,許多省份一度實施了嚴格的生豬禁止跨省調運政策,如今豬瘟雖然不再肆虐,但各地仍然不敢完全放開生豬自由流動。

生豬價格由此在地域間出現巨大價差,讓不少豬販鋌而走險——從低價地區收來生豬,運送到價格高位的城市,其危險與暴利“簡直就像販毒”。

2019年9月5日,云南截獲了一批偷運生豬隊伍。南方周末記者從云南省非洲豬瘟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下稱云南非瘟辦公室)獲悉,這批豬系外地豬販從云南本地收來,意圖運往廣東等地倒賣,賺取巨額差價。

被截獲的生豬有一萬多頭,這個數字幾乎是一個規模豬場一年的出欄量。據農牧業數據服務平臺新牧網數據,9月5日當天廣東省瘦肉型生豬價格為15—16.2元/斤,按豬的出欄體重115千克/頭估算,這批豬如果成功運到廣東,貨值在五千萬元以上。

“炒豬團”折戟云南,消息很快傳遍了販豬業。同行們不斷轉發著朋友圈,大多流淌著惋惜之情——“2019年9月5日是這個行業最傷心的日子”。

東北養豬業內人士張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雖然損失不小,但幾百萬對于豬販來說,遠遠談不上致命一擊。偷運豬生意如果做得好,一個月就能買臺兩百多萬的路虎。

有多少收多少

徐建新明顯感覺到,最近上門收豬的人沒那么刁鉆了。徐建新是黑龍江省大慶市周邊的個體養殖戶,規模在當地屬于中小型。

以前,豬販子上門,到豬圈里轉悠、打量,總少不了挑肥揀瘦:200斤以下的,太瘦,不要;280斤以上的,超大,也不要?,F在,他們不論肥瘦,有多少收多少。

2019年春節過后,豬價蹭蹭上漲,養了十多年豬的徐建新認定,這是歷史高位。他說,上一次高峰還是2016年,漲到10.5元,高價維持了一個月就開始回落。這一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