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 一周文化史
1915年9月15日:《青年雜志》在上海創刊,1916年9月1日更名為《新青年》。
責任編輯:邢人儼
本周封面
羅伯特·弗蘭克攝影集《美國人》中的作品
事件
1915年9月15日:《青年雜志》在上海創刊,1916年9月1日更名為《新青年》。
1972年9月11日:金庸正式結束武俠小說創作。1970年,金庸宣稱封筆不寫武俠,但因其最后一部《鹿鼎記》隨寫隨刊,故實際至1972年才正式封筆。
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紀念堂在北京落成。
1986年9月13日:中國女排獲得五連冠。
2000年9月15日:中國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完成國家驗收(1996年啟動),但在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
中國有文獻記載確切年份的信史始于西周共和元年,也就是前841年(出自《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在那之前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年代模糊不清。2004年,繼“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后,“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又啟動了,至今未結束。
二里頭文字
2001年9月11日:九一一事件。美國世界貿易中心和五角大樓先后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的撞擊,共造成2996人死亡。
事件發生后,波蘭詩人亞當·扎加耶夫斯基在《紐約客》上發表了詩作《嘗試贊美這殘缺的世界》,引起巨大反響,很多美國家庭里都貼著這首詩。
911事件發生時的布魯克林,攝影師直到事件4周年時才發表這張照片。
出生者
1828年9月9日:列夫·托爾斯泰,俄國作家(逝于1910年)
《安娜·卡列尼娜》(1948)劇照
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
——《戰爭與和平》
1844年8月1日:吳昌碩,書畫家(逝于1927年)
1862年9月11日:歐·亨利,美國短篇小說家(逝于1910年)
1874年9月13日: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