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無角牛出現意外

美國FDA的研究人員在兩頭基因編輯無角牛的目標位點附近,檢測到了一段含有外源細菌DNA序列的插入突變,這一發現給此前備受期待的基因編輯動物的產業化前景蒙上了陰影。

責任編輯:朱力遠

美國FDA的研究人員在兩頭基因編輯無角牛的目標位點附近,檢測到了一段含有外源細菌DNA序列的插入突變,這一發現給此前備受期待的基因編輯動物的產業化前景蒙上了陰影。

世界上首批基因編輯無角牛沒能通過FDA的審核。 (recombinetics.com網站/圖)

2019年7月底,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研究人員在國際生物論文預印網站BioRxiv貼出一篇未經同行評議的論文,曝出基因編輯無角牛的基因組中意外地插入了一段細菌DNA,給這此前備受期待的基因編輯動物的產業化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在此之前,很多專家和媒體曾預測該基因編輯無角牛有望成為世界上首個獲準上市的基因編輯動物。

備受期待的無角牛

基因編輯無角牛是美國Recombinetics公司2016年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美國Recombinetics公司由明尼蘇達大學動物遺傳學教授斯科特·法倫克魯格(Scott Fahrenkrug)在2008年創立,一直致力于研發基因編輯大動物。2016年,該公司的首席科學官丹尼爾·卡爾森(Daniel F Carlson)作為第一作者,在著名的《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公布了他們培育兩頭基因編輯無角牛的過程。

在自然界里,牛角是公牛的防御武器,在現代養牛業中卻成為了“兇器”,會對其它牛只和飼養人員造成潛在傷害,所以規?;B牛場一般采取電鋸、電烙等物理方法給牛犢去角。在美國,每年需要去角的奶牛約有480萬頭,肉牛則有875萬頭。這些物理去角的方法既增加了養殖成本,也可能給牛只造成感染、應激等意外傷害,因此去角成為動物保護組織反對的對象。

由于基因突變,有些牛天生不長角。育種學家也利用這些自然存在的無角性狀培育出無角牛,如美國最著名的肉牛品種安格斯牛就是無角牛。但是,無角性狀在荷斯坦奶牛群體中只約占6%,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