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環境信息披露嚴重不足,4成上市公司零披露

伴隨中國城市化進程飛速發展,即便在經濟下行期,房地產行業依然保持著不俗的業績。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房地產企業獲取財富的手段和方式,越發值得關注。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產業中心研究數據,當前建筑運行能耗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20%左右,加上建材制造、建筑建造,建筑全過程能耗占我國總能耗已達45%。隨著應對氣候變化壓力增加,企業環境管理能力將面臨政府和市場更高的要求。

發自: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康華

伴隨中國城市化進程飛速發展,即便在經濟下行期,房地產行業依然保持著不俗的業績。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房地產企業獲取財富的手段和方式,越發值得關注。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產業中心研究數據,當前建筑運行能耗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20%左右,加上建材制造、建筑建造,建筑全過程能耗占我國總能耗已達45%。隨著應對氣候變化壓力增加,企業環境管理能力將面臨政府和市場更高的要求。

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委托中國節能皓信環境顧問集團對國內130家上市房企的環境信息披露進行了研究,嘗試通過環境信息披露情況窺見企業對環境的重視程度和環境管理能力。該研究從保護生態、防治污染、履行環境責任三個維度16個指標對企業評分,結果發現,我國地產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嚴重不足。

51家上市房地產公司未公開披露環境信息

證券交易所是推動企業披露環境信息的關鍵角色。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均有相關要求,例如,港交所明確提出上市公司要披露碳排放、能源使用、用水效益等關鍵環境指標。然而,現實情況不容樂觀。研究顯示,房地產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平均分為3.78分,未達到總分16分的一半,其中最高得分為13分,最低分為0分。130家上市房企環境信息披露表現兩級分化,在“保護生態、防治污染、履行環境責任”三方面均披露了相關內容的上市公司為52家,完全未披露的為51家,各占總數約40%。

市值越大,環境信息披露表現越優秀

符合人們 “好學生的優秀體現在多方面”的傳統印象,市值較大的房地產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平均得分較高,披露環境信息的公司占比亦較高。平均市值超過500億的8家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均披露了環境信息,且平均得分最高。這些公司由于規模和社會影響力較大,受到社會和公眾的關注較多,對環境信息的管理及披露更加完善,希望通過信息披露更好地回應各利益相關方的關注。

表:不同市值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得分

政府和市場日趨重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

伴隨非財務信息披露逐漸走向主流,其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監管機構、交易所和投資人所認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對企業的非財務信息日益關注,并將相關數據納入投資組合策略。

不止在資本市場,政府部門也越發重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目前,我國出臺了《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 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等文件,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提出明確要求。

表:我國現有政策中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要求匯總

建議房地產行業搭建標準化的環境信息披露框架

目前國際上針對房地產行業環境信息披露已有較多成熟的體系與指標,主要包括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 G4 行業披露指南–建造業與地產業》、美國可持續會計準則委員會《可持續會計準則–建筑材料》與《可持續會計準則–地產持有與開發》等,中國房地產行業需要根據運營發展狀況,探索出一套科學化、標準化、適用性強的環境信息披露體系。

建設環境信息披露體系時,一方面需要體現行業特征,確立涵蓋開發、設計、建造、運營及其他服務等子行業披露原則;另一方面需要劃分披露等級,考慮不同企業的發展程度,通過訂立不同的披露等級以確保企業可循序漸進地提高披露質量,進一步提升企業環境表現。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 的攻關期,房地產行業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是大勢所趨。房地產企業需要處理好發展與碳排放、能源使用、廢棄物管理的關系,完善環境信息披露體系,通過明確環境指標和衡量標準,真正將環境管理和舉措落到實處,為社會貢獻更多綠色利潤。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