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的“第四代”吳貽弓:流年未肯付東流

2019年9月14日,吳貽弓導演去世?!霸缟辖拥絽菍У呢?,頓時魂不守舍,心亂如麻?!笔ㄕf。
像火一樣的謝晉,在電影節上提攜過吳貽弓。那一次“點燃”,即使過了幾十年,也會讓他難得的激動起來。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宋宇

吳貽弓 (視覺中國/圖)

江平對吳貽弓的第一印象是“家庭主男”。1997年夏天的一個正午,當時在上海電影制片廠任副導演的江平前往吳貽弓的吳興路住所拜訪。一進門,吳貽弓正彎著腰在家里鋪塑料地板,架著眼鏡的鼻梁上全是汗珠?!斑@哪像電影局局長??!”第一次見這位上級的江平心里嘀咕。

吳貽弓家里沒有空調和電扇,他一邊拿出扇子,一邊招呼江平喝冷飲?!爸t謙君子”“平易和藹”幾乎是所有后輩電影人對他的評價。1989年升任上海市電影局局長后,他一路成為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但他最在乎的頭銜還是“電影導演”。

“吳導的性格就像溫開水,不冰也不燙,讓人非常舒服,所以大家都很喜歡跟他聊天。但他晚年身體不大好,所以醫生不大愿意讓他接觸太多人,有時候我們會到醫院去看望他。他生病以后,我到他家里去過一兩次,每次都如沐春風?!彪娪把芯空呤ㄇ逦浀妹看稳琴O弓家做訪談的情形。他是吳貽弓的研究者、傳記撰寫者以及忘年交。

2019年9月14日,吳貽弓導演去世?!霸缟辖拥絽菍У呢?,頓時魂不守舍,心亂如麻?!笔ㄕf。

“他很感激那時候的老一代導演”

吳貽弓傳記《流年未肯付東流》的書名出自蘇軾的詩詞,表達流年易逝、珍惜韶華的情感。在吳貽弓的一生中,“文革”十年也許是最被耽誤的一段時光。

吳貽弓被稱為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第四代導演通常是“文革”前北京電影學院等院校的畢業生,學藝于1960年代,歷經變故,很多人的藝術才華在改革開放以后才發揮出來。

“‘第四代’真是歷經苦難的一代。從上學開始就趕上三年自然災害,學校剛辦起來就停了?!钡谖宕鷮а輳埥▉喸锌?。在第四代導演最好的創作年華里,拍電影變得遙不可及。改革開放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