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的改善是長期的,不僅僅是為了奧運專訪聯合國副秘書長阿齊姆·施泰納
我去了公交公司的總部,我還親自了解了交通污染,我看了環保部門檢測汽車污染的產品。我覺得媒體沒有講出很多的事實,因而讓國際視聽充滿疑問。
責任編輯:李小鳴 實習生 黃美龍
“我們必須誠實地說:污染在中國是個大問題,但是北京已經表明,環境問題能夠被迅速解決?!?br />
“中國有問題,但是問題本身也是機會——綠色經濟的機會,這一經濟正在世界上變得越來越重要?!?/b>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齊姆·施泰納作為聯合國的貴賓出席了北京2008奧運會開幕典禮,這是聯合國環境署在全球支持綠色奧運工作的一部分。8月10日,在他離開中國的前一個小時,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了他。
超越奧林匹克的遺產
南方周末:今天是奧運會第三天了,請談一下到目前為止,你對北京奧運會的印象。
施泰納:我認為可以有兩種方式來評論奧運。一是7年來北京為奧運所做的準備,以及這些準備給北京這座城市帶來的巨大變化。從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角度來說,我們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集中在環境的改善和相關技術上,北京所付出的努力給我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二個方式就是開幕式以及使用的相關設施了,相當令人矚目!北京的這些新窗口,例如奧運村和游泳館等,也都十分壯觀!我還參觀了奧林匹克公園,我也必須說這是一個最偉大的試驗,因為對北京人來說,它會在那里繼續存在。
南方周末:你怎樣評價北京兌現當初對綠色奧運的實現情況?
施泰納:即便奧運結束,我們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太不公平了,舉例來說,奧運會還有十多天才結束。中國政府承諾,將讓奧運保持國際水準。當然在這一總的指導方針下,還存在一些爭論。聯合國早就決定,在運動會后給北京6個月時間,我們將做一個評估,然后才能真正地根據經驗,做一個表態。當然,就準備工作而言,北京已經兌現了所有的承諾。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