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運動員是怎樣練成的?揭秘運動員訓練科學團隊
趙蕊蕊愛吃酸辣白菜,我們就在這道菜里添加其他食物。也就是說,趙蕊蕊吃到嘴里的一定是酸辣白菜的味道。不過,不是普通的酸辣白菜?!?/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小鳴 實習生 顧穎能
奧運會賽場上,明星運動員吸引了觀眾最多的眼光和喝彩。而其矯健身姿的背后,科學團隊如何促進體育成績,對于外界來說,還很陌生,依然是個謎。
如何保證“程菲跳”又高又飄
運動場內,劉翔在訓練欄間三步,教練孫海平站在場邊,盯著表。場外,科研人員借助數臺高速攝像機,從不同的角度來拍攝劉翔的運動過程。經過后期處理,更多的技術信息、技術細節被反饋給教練員,使他對劉翔的技術狀況,能夠多角度全面地了解,從而有針對性地展開訓練。
這樣的待遇,不止是劉翔能享受到,在其他運動場地里同樣出現著。程菲的跳馬動作被高速攝像機捕捉,通過后期處理,教練員可以精確知曉她的起跳高度、手臂支撐跳馬的角度……再通過訓練而改進,保證“程菲跳”能又高又飄。
2003年世界田徑錦標賽,劉翔取得銅牌,從那時起,劉翔科研課題組正式成立——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劉翔課題研究小組,被稱為“翔之隊”。
多年來,國家體育總局總結出的“三從一大”原則被稱為制勝的法寶,“三從一大”就是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堅持大運動量的訓練。
劉翔的教練孫海平顯得與眾不同。他崇尚“賽訓結合、以賽帶訓”,訓練中不是一味堅持大運動量、大強度,而是注重科學地規劃訓練節奏和訓練周期。
北京體育大學副教授韓慧說,“以賽代練”,通過大賽鍛煉選手、彌補不足,是促使劉翔迅速成長和成熟的重要因素。
劉翔的成功向體育界證明,科學合理的運動訓練方法和手段,是運動員奪金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只要進行科學和嚴謹的長期訓練,中國選手在這些傳統弱項上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每個運動員在訓練檢測時,都會碰上血乳酸的檢測,研究人員需要尋找每個人不同的極限。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會長田野透露,參加馬拉松、萬米跑的耐力型選手,身體內血乳酸的含量必須要低;而百米、跨欄之類的項目,運動員身體內的血乳酸含量必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