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080814)
中國股市,至今的現實便是政策市,遠遠還不是市場市。市場化盡管是它的終極目標,但是,至少在目前,還沒有一步登天的天梯。
責任編輯:史哲
No.1北京奧運能否加速中國經濟改革
《華夏時報》,8月9日,作者:商灝
奧運之后中國經濟如何挺過艱難到達新的高點?
經濟降溫已成事實,通脹高企未見窮期,國家經濟正進入一個新的復雜的發展環境,正面臨著重要而艱難的政策選擇。面對微觀經濟各層面日益惡化的生存狀況,以及金融各領域所面臨的潛在危機,面對增長之痛,通脹之憂,權衡利弊,作出調整當是應有之義。
歷史的經驗證明,宏調思路應著眼未來,應有長遠視角。而對現行政策作現實的局部調整,并與長期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相結合,使其制度化、規范化,避免調控政策被動追隨在復雜變化的局勢后面,這個問題尤為重要。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鶴在黨報發文透露出了“適時微調”的信息。這種政策的微調也反映出目前微觀經濟主體過度依賴國家經濟政策的問題。反映了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微觀經濟主體仍然沒有真正壯大,仍然沒有良好的市場應變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擺脫不了對政策的依賴,仍然是企業盈利空間與政策優惠空間高度一致,而宏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