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書架丨從思辨到感受:文學人的自我訓練

一個文學研究者和教師的自我訓練包括很多元素,有些看似彼此沖突。文學研究對分析和整合能力要求很高,需要研究者對詩歌、戲劇或小說文本的每一個細節都加以深度關注,能夠分析這些細節如何回應文學史和同時代的經濟、政治或文化命題,然后對這些細部分析加以整合提煉出一條主線和一個鮮明的論點。但文學研究者又畢竟不僅僅是做“數據”統計和分析的工作,也需要對語言的美和奇有一種直觀的感受和把握,甚至需要能從創作者的角度理解文學的構成。分析整合思維和基于直觀感受的創造經常無法協調,但又是必須同時具備的素養,所以我經常從不同的書籍中汲取能讓頭腦變得飽滿而柔軟可塑的汁液。

責任編輯:劉小磊

金雯畢業于復旦外文系英文專業和美國西北大學英文系,曾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文系助理教授及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副教授,現任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世界文學和比較文學專業教授。她最近的著作是《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 (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9月19日《南方周末》)

一個文學研究者和教師的自我訓練包括很多元素,有些看似彼此沖突。文學研究對分析和整合能力要求很高,需要研究者對詩歌、戲劇或小說文本的每一個細節都加以深度關注,能夠分析這些細節如何回應文學史和同時代的經濟、政治或文化命題,然后對這些細部分析加以整合提煉出一條主線和一個鮮明的論點。但文學研究者又畢竟不僅僅是做“數據”統計和分析的工作,也需要對語言的美和奇有一種直觀的感受和把握,甚至需要能從創作者的角度理解文學的構成。分析整合思維和基于直觀感受的創造經常無法協調,但又是必須同時具備的素養,所以我經常從不同的書籍中汲取能讓頭腦變得飽滿而柔軟可塑的汁液。

《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

首先要說的是在學術視野和智識上具有啟迪性的書籍,這一般是指引領人文學科思維潮流的大學問。因為我出身外國文學和比較文學,對于西方批評理論比較喜好,有不少欽慕的理論家和批評家,名列首位的是???。不過因為近幾年我集中研究歐洲18世紀文化,不得不對過去不以為意的哈貝馬斯重新加以關注。哈貝馬斯一向以捍衛18世紀締造的西方現代性工程著稱,讓人覺得有些“后進”,但他開創的批評范式仍然有著無法否認的重要地位。

“在政治經濟之外,心理學也在18世紀期間崛起成為一種資產階級獨有的科學?!边@句話出自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論資產階級社會的類型》(曹衛東等譯,學林出版社,1999)。如果有誰對西方現代社會轉型做出過一個影響最為廣泛的描繪的話,那么還是要提到哈貝馬斯的這本傳世經典。他探索的是“公共”和“私人”這兩個概念如何在18世紀興起成為西方現代性的核心關鍵詞。他認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