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一國兩制”試驗前沿樣本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是推動兩地融合絕佳樣本,但這一模式難以復制到產業項目,粵澳兩地的產業合作還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機制?!?/blockquote>

發自:珠海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07年1月4日,橫琴島上,蠔殼砌成的碉堡上豎著國旗。大開發前,這里以橫琴蠔聞名。 (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南方周末》國史新記·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報道之進化地標)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是推動兩地融合絕佳樣本,但這一模式難以復制到產業項目,粵澳兩地的產業合作還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機制?!?/p>

珠海橫琴島紅旗村一處蓄水池上方,水泥墻面上壓刻了四行葡文。

這是1937年葡萄牙人所刻。彼時,侵華日軍已接連攻下附近多座島嶼,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者擔心失去橫琴島——重要的淡水水源地,于是刻碑聲明。兩島一衣帶水的歷史淵源可見一斑。

與澳門緊鄰的珠海橫琴,舊有大小橫琴二島。隨著過去幾十年的填海造陸,大小二島合二為一,橫琴與澳門的距離也越來越近,兩者最近處,只隔著187米的十字門水道。

十年前,2009年1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考察澳門期間宣布:中央政府已決定同意開發橫琴島,并將在開發過程中充分考慮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需要。隨后,橫琴被定位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開發橫琴上升為國家戰略。

十年過去,昔日葡萄牙人取水點北側建起了現代化的澳門大學,五平方公里的粵澳合作產業園招商已過半?!耙粐鴥芍啤辈辉偈恰熬环负铀钡膭澖缍?,與澳門路橋隧道相連的橫琴新區,走到了“一國兩制”新試驗的最前端。

破題:澳門大學先行先試

這個珠江口西側最大的島嶼,在很長時間里以“橫琴蠔”聞名。但在2009年之后有了一顆曼哈頓式的雄心。如今仍熱火朝天的建設中,一切已見雛形。自改革開放以來,毗鄰澳門的橫琴每隔一段時間便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