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一代經濟學人登堂入室

中國當時正處于農村改革向城市改革過渡、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邁進的前夜,這次會議首次讓年輕一代經濟學人齊聚一室,縱論國策。

發自:德清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450號大教堂:1984年莫干山會議主會場內堂。 (南方周末記者 周小鈴/圖)

(本文首發于《南方周末》國史新記·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報道之進化地標)

中國當時正處于農村改革向城市改革過渡、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邁進的前夜,這次會議首次讓年輕一代經濟學人齊聚一室,縱論國策。

近日,莫干山管理局局長助理劉建林接到好幾個電話,都是想預約在1984年莫干山會議舊址——450號大教堂參觀、開會的人。

2001年,教堂由于火災而遭到破壞,直到2018年才修繕完畢,對外展出。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縣,地處滬、寧、杭三角中心,屬于天目山余脈。風景倒是其次,它的廣為人知,卻是與在此召開的中國改革史上一次重要會議相關聯。

1984年9月3日,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上了莫干山,在此開了為期一周的“全國中青年經濟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

當時,中國正處于農村改革向城市改革過渡、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邁進的前夜,這次會議首次讓年輕一代經濟學人齊聚一室,縱論國策。

此后30年,這批經濟學人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大多扮演了重要角色。

山里來了124個年輕人

劉建林今年42歲,他在1997年通過雙向選擇安排進入莫干山管理局辦公室工作。

工作中,劉建林陪同接待了當年的會議參與者朱嘉明、黃江南、賈康、常修澤、張維迎、賈春峰等人。他與同事一同整理出當年會議的相關資料,展出于會議舊址的大教堂中。

獨立學者柳紅致力于研究1980年代經濟學史,她在一本名為《八零年代:中國經濟學人的光榮與夢想》的書中提到,這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中一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