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流傳史

托斯卡尼尼在柳兒去世的送葬進行曲后,突然放下指揮棒,并示意樂隊停止演奏,面對全場愕然的觀眾說:“QuiilMaestrofiní”(大師就寫到這里),未完的《圖蘭朵》就此戛然而止。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趙慶 王霞 李慶雅

巴羅版《茉莉花》的旋律在北京奧運會頒獎禮中反復響起

1926年4月25日晚,歌劇《圖蘭朵》在燈火輝煌的米蘭斯卡拉劇院舉行盛大首演,中國民歌《茉莉花》成為貫穿全劇的主旋律之一,世界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 (A.Toscanini)正全神貫注地指揮著他的樂隊。

歌劇演到第三幕,忠心耿耿的侍女柳兒(Liù)為了保護她暗戀的主人卡拉夫(Calaf)王子,決定犧牲自己的生命。托斯卡尼尼在柳兒去世的送葬進行曲后,突然放下指揮棒,并示意樂隊停止演奏,面對全場愕然的觀眾說:“QuiilMaestrofiní”(大師就寫到這里),未完的《圖蘭朵》就此戛然而止。因為普契尼在寫到此時,于1924年11月29日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醫院因癌癥與世長辭,他的手中還有36頁未完成的草稿,由指揮家托斯卡尼尼推薦的作曲家阿爾法諾(Alfano)續完。

《茉莉花》是普契尼1920年從他的朋友、曾經出任意大利駐中國領事的法西尼(Fassini)公爵家的八音盒中“撿”來的寶貝,他將這首“很中國的音樂”多次用男聲合唱、女聲合唱、交響樂隊等形式巧妙地運用在歌劇里,還改編成合唱曲《月亮出來了》。

借著《圖蘭朵》的盛名,這首在中國早已家喻戶曉的民歌《茉莉花》遠播海外,為越來越多的近代觀眾所熟知。

“黑鴨子”的另類版本
在《茉莉花》的各種演唱版本中,詞作者一欄一般都是空缺或者寫著“佚名”,而“黑鴨子”組合演唱的版本卻有些特別,這個版本的詞作者寫的是“馮夢龍”,明朝著名的諷世小說“三言”的作者。

“黑鴨子”這樣的標注是不無道理的,因為今天人們所能見到最早的與《茉莉花》相似的歌詞,正是明朝萬歷年間(1573-1620)馮夢龍收編在《掛枝兒》中的一首有詞無曲譜的《茉莉花》:

“悶來時,到園中尋花兒戴。猛抬頭,見茉莉花在兩邊排。將手兒采一朵花兒來戴?;▋翰傻绞?,花心還未開。早知道你無心也,花,我也畢竟不來采。”

歌詞中除了“采一朵花兒戴”這個細節與現在的《茉莉花》一樣以外,其余詞句都不同,還不能作為《茉莉花》“老前輩”的佐證,但至少說明了茉莉花在明代后期就已成為人民口頭詠唱的對象。

很少人知道的是,出產民歌《茉莉花》的中國在漢代以前是沒有茉莉花的,這種長著“復瓣小白花,小巧玲瓏,清香四溢,素潔光潤”的植物是“舶來品”,原產印度和波斯灣一帶,一千多年前由阿拉伯和印度傳入我國,最早見于福建、廣東。在西歐人眼里,茉莉花的花語是和藹可親,菲律賓人則把它作為忠于祖國、忠于愛情的象征,并推舉為國花,每逢有貴賓到來,常將茉莉花編成花環掛在客人項間,以示歡迎和尊敬。如今,我國茉莉花的種植面積已經占到世界種植面積的65%,年產量居世界首位。

清朝乾隆二十九至三十九年間(1764-1774)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是現在能見到的最早刊載《茉莉花》“前身”歌詞的出版物,是由玩花主人選輯、錢德蒼增輯的木刻本。此刻本盡管沒有曲譜,僅是當時民歌流傳的記載,卻是對后來的流傳具有“基礎”意義的歌詞。在《綴白裘》第6集卷一《花鼓》一折中的《花鼓曲》中,共有12段唱詞,前兩段詞為:

“好一朵鮮花,好一朵鮮花,有朝一日落在我家,你若是不開放,對著鮮花罵。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的花開賽不過了他。本待要采一朵戴,又恐怕看花的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