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推動詩歌復興
英國詩歌協會研究發現,社交媒體把不少年輕人帶入詩歌的世界,成為詩歌復興的土壤。
2018年5月8日拍攝的安徽黟縣宏村南湖景區。(新華社記者張端攝)
英國詩歌協會研究發現,社交媒體把不少年輕人帶入詩歌的世界,成為詩歌復興的土壤。
法新社22日援引英國詩歌協會研究人員朱迪絲·帕爾默的話報道:“詩歌當然有長篇,但主要是短篇,特別適合在手機上閱讀,特別適合社交媒體傳播、閱讀和搜索?!?/p>
倫敦女孩達妮奎·貝利現年18歲,是“社交媒體詩人”之一。她因一首關于芭蕉的俏皮詩成為去年“福伊爾年度年輕詩人”詩歌比賽百名獲獎者之一。她說:“社交媒體讓包括我在內的更多人對詩歌感興趣?!谶@么有限的篇幅中表達自己是一種有趣和令人滿足的經歷?!?/p>
一些年輕人借助社交媒體發表詩歌。26歲的加拿大印度裔女子魯比·考爾在“照片墻”(Instagram)發表個人詩作,有370萬訂閱用戶。
英國詩歌圖書館研究人員克里斯·麥凱布說,相比傳統詩歌,社交媒體發表的詩歌作品形式更豐富,有文字,配有圖片、音樂或視頻,更具創造力。
社交媒體帶熱詩歌的同時推動詩歌類書籍銷售。英國尼爾森圖書調查公司數據顯示,詩歌類書籍2012年至2017年銷售增長66%。英國去年售出130萬本詩歌,比前一年增加12%,三分之二的購買者不到34歲。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