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 干掉偏見 | 封面人物

出生于1998年的蔡徐坤可以說是生在網絡時代、長在網絡時代、受益于網絡時代的新青年。他和他的粉絲們天然具備互聯網思維,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紅利,相信只要善用流量,一個人也可以成為千軍萬馬。但同時,他們也在為流量收割和網絡暴力付出代價,在并不完善的網絡倫理中遭受真實的惡意和虛擬的槍林彈雨

責任編輯:楊靜茹

圖/本刊記者 姜曉明

出生于1998年的蔡徐坤可以說是生在網絡時代、長在網絡時代、受益于網絡時代的新青年。他和他的粉絲們天然具備互聯網思維,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紅利,相信只要善用流量,一個人也可以成為千軍萬馬。但同時,他們也在為流量收割和網絡暴力付出代價,在并不完善的網絡倫理中遭受真實的惡意和虛擬的槍林彈雨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28期)

風暴中心的蔡徐坤

很多人是從偏見開始了解蔡徐坤的:因為一段分不清是在運球還是在跳舞的籃球視頻,他成為虎撲直男群嘲的對象,惡搞視頻一度在各個視頻網站瘋傳。在他被選為NBA新春賀歲大使,并在新春賀歲時跟字母哥、利拉德、湯普森三位全明星NBA球員共同拍攝了籃球宣傳片之后,網絡上的恥笑之聲甚至更響亮了。

更多的人是從蔡徐坤跟周杰倫的那場流量之爭才開始知道這個名字。怎么回事?在偶像層出不窮的今天,周董已經是老人家了嗎?網絡上咬牙要幫杰倫刷票雪恥的粉絲,怎么都是一些兩鬢斑白、發超話要現學飯圈操作的退休大叔和大嬸?這確定不是策劃嗎?

有意思的是,競爭最白熱化的那幾天,連權威媒體的微博都忍不住出來打圓場,“兩名藝人各自擁躉的較勁,雖是娛樂‘游戲’,卻映射了時代癥候。這不是代際沖突,更無關價值觀斷裂,而是一場聯合致敬,尋找內心深處的寄托。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偶像,一個群體有一個群體的向往,向美好看齊,夯實審美坐標,歲月就無法帶走我們的鄉愁與堅守?!薄@種不偏不倚的定性,對擂臺兩邊還都頗有呵護之意。

暨南大學的新聞與傳播學老師黃雅蘭關注到了周杰倫和蔡徐坤的這場流量之爭,并不因為她曾經也是杰倫粉,年輕時聽過他的專輯,也買過他的海報。這次,她是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觀察的:

“還不僅僅是代際之間的文化鄙視,不同社會空間和文化階層的人去守衛自己的文化身份,還有代際之間行為模式的變化。我們早一代的人可能更多是圍繞文本去追星,追星方式可能是去買磁帶買海報、去學唱這首歌,是一種個體行為。但是互聯網時代的追星,它是一種更基于集體的、在公共領域中展開的行為?;ヂ摼W的普及,使得流量本身成為了一種非常重要的評價標準。明星需要持續地經營以獲得曝光,然后才會有這種數據,而根據這個數據,才能有他在這個行業內的一個廣告價值或者定位。追星就變成了要以這種數據為中心,粉絲欣賞的不再只是作品,偶像日常的生活,他的點點滴滴,都可以被粉絲進行再創作,去協助偶像獲得數據?!?/p>

圖/本刊記者 姜曉明

流量明星并不罕見。事實上,這年頭流量明星已經多到傻傻分不清楚的程度了——潘長江在節目里就犯了這個錯誤,他辨認不出那些眉眼、輪廓和裝扮都高度相似的年輕人,結果導致5000萬人沖到他的微博瀏覽、留言甚至挑釁,嚇壞了他,“怎么?我違法了嗎?蔡徐坤,我真的不認識你……姓蔡的我只認識蔡明?!薄欢嘁姷氖?,從流量明星上升成為文化現象。有人說,在中國,真正的民選偶像,人民群眾一票一票投出來的,女有李宇春,男有蔡徐坤。

2005年,李宇春在“超女”總決賽中最終勝出,當時她的得票數量是352萬條短信。13年后,蔡徐坤把這一紀錄刷新,他得到了4700多萬張選票。

此刻的網絡環境早已今非昔比,商業力量滲透到了選秀的方方面面:節目播出平臺的會員每天可以擁有兩次投票權,用戶通過購買贊助商的產品也可以獲得更多投票機會……在每一點微小的流量背后,都是資本的涓涓細流,粉絲的愛與民意有了最直觀的換算方式。

蔡徐坤的粉絲未必買李宇春的賬了,新一茬年輕人甚至不會知曉當年“超女”萬眾矚目的劃時代意義,互聯網的斷代史以更極速、更健忘的姿態一路向前,每一排浪花都崛起在前一排浪花平復的遺址上。

蔡徐坤與周杰倫的微博超話之爭,據說起因是有人在網絡上diss周董,“我一直看到有人說他票難買,但是我查了查,他微博超話排名都上不了,官宣代言什么,轉發評論都沒過萬。演唱會一半都是粉絲去看,他粉絲真這么多嗎?”

這是典型的新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思維,流量代表一切,衡量一切價值只有一個維度,就是眼球經濟,被看見,被評說。任何一個多元的、復雜的人都可以在社交媒體上被簡化成一個符號或者一串數字,然后被排序,被定位,流量時代里數據是唯一的信仰。

雖然只是不具名網友的個人言論,但因為這種想法頗具代表性,激起了杰倫老粉的眾怒,他們決定聯合起來,捍衛偶像的尊嚴,一定要讓已經在歌壇馳騁了二十年的周杰倫,蓋過新晉超話人氣王蔡徐坤,奪回王者榮耀。

一場粉絲之間自發的打榜PK開始了,他們像兩軍對壘搶占高地一般,各自制定了戰略戰術,爭相要把己方旗幟插上話題榜的頂端。幾天之后,周杰倫以7121.4萬分的成績高居榜首,當周奪冠,贏得了這場比賽。

周杰倫與蔡徐坤一役,雖然無厘頭,卻把蔡徐坤的關注度從低齡人群帶入了更廣泛的年齡層次,中年人在被科普了蔡徐坤到底是誰之后,隱含的一問是:為什么拿蔡徐坤跟周杰倫比呢,今天的蔡徐坤,會是明天的周杰倫嗎?還是昨天的鹿晗和吳亦凡呢?

在周杰倫成為天王級的流行音樂人物之前,似乎也是一個經常受到群嘲的咬字不清晰、五官不標準的音樂愣頭青,但少年時期的古典音樂訓練、鋼琴功底和原創作曲能力讓他很快與同時代的其他歌手區別開來,最終為自己贏得了疆土。

跟同時出道的其他幾位偶像練習生相比,蔡徐坤除了一路C位的好成績,更特殊的就在于他也具備原創能力,可以自己作詞作曲。在演藝圈,明星偶一玩票寫歌,不算難事,有時甚至背后有人捉刀,但蔡徐坤卻好像是來真的。他很少回應網絡上那些負面新聞,談及自己的音樂創作卻滔滔不絕。爆紅之后,他接戲數量為零,接綜藝數量也極其有限,被黑得最厲害的時候也鮮少回應。再相見時,已經拿出了十幾首原創歌單的成績,其中單曲《WAIT WAIT WAIT》在亞洲新歌榜空降成為NO.1,并蟬連四周冠軍,專輯《PULL UP》、《YOU CAN BE MY GIRLFRIEND》、《IT'S YOU》等也都拿下了國內外多個流行音樂榜單的冠軍。

蔡徐坤與其他流量明星另一個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沒有主動投效于任何一家娛樂公司。從《偶像練習生》C位出道之后,他堅持做了自己的獨立工作室,親任老板。他不覺得自己在當藝人,他把自己定位成了“創業者”,開始了一個人的音樂征程,“我是我自己的音樂總監?!?/p>

我們對蔡徐坤的興趣即來自這里:中國在1994年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連接,雖然那時候的帶寬只有64K,網速堪比龜速,但這是不折不扣的中國互聯網元年。出生于1998年的蔡徐坤可以說是生在網絡時代、長在網絡時代、受益于網絡時代的新青年?;ヂ摼W對他們來說不是后天習得,而是先天就進入了他們血液和基因里的東西。他和他的粉絲們天然具備互聯網思維,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紅利,相信只要善用流量,一個人也可以成為千軍萬馬。但同時,他們也在為流量收割和網絡暴力付出代價,在并不完善的網絡倫理中遭受真實的惡意和虛擬的槍林彈雨。

一個人愛不愛音樂,那是騙不了人的

在業內頗有口碑的獨立音樂人和導演梁歡曾為蔡徐坤拍過一部微電影,一開始他對蔡徐坤挺排斥,沒想到見了一面,竟然相談甚歡。

“我之前不認識他,肯定有偏見,覺得你啥呀?你們(偶像明星)都強占了我們發歌的位置。我們好不容易做一張專輯,做幾首歌,去聽歌網站要一個位置,人家告訴你說‘梁老師,只能給你第二屏,那邊有個偶像團發了歌,得給第一屏’,特煩這種!但是見了小蔡,一個人他喜不喜歡音樂,他是騙不了人的。你給他推薦一個什么東西,他馬上就記下來,他記了以后他就聽,回頭他還找人問。我再跟他見面,都會跟他聊技術。他有一個鋼琴音色特喜歡用,《Wait Wait Wait》那首歌用了,后來他給我聽的一首新歌里也用。我說,你用鋼琴的這個音色以及它的力度,一聽就是歐美流行樂,但這樣就顯得愣,你需要把那個音頭該縮的地方讓它稍微不齊一點,力度讓它參差一點,聽起來就像是人手彈的。包括細到什么程度,中間有一個貝斯的音色,你distortion拉高一點,讓它更臟一點,把中高頻稍微留一下……我跟他聊這些,聊技術細節,他是能聽懂的,這些層面能交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