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從“美金創匯”到出境游最大國
2018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14972萬人次,連續四年保持世界最大的出境游客源國稱號,中國游客成為影響部分東道國宏觀經濟指標的重要變量。
責任編輯:何海寧
(本文首發于2019年9月26日《南方周末》國史新記·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報道之數據中國)
2018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14972萬人次,連續四年保持世界最大的出境游客源國稱號,中國游客成為影響部分東道國宏觀經濟指標的重要變量。
在近些年一輪輪激烈的價格戰之后,江蘺的旅行社不得不開始轉型,投資中高端民宿。
回想上世紀末旅行社的黃金時期,這名旅游行業人士很是感慨:“整天都想著上哪兒去招導游來擴大業務,暑期、黃金周等旺季團團爆滿?!?/p>
江蘺是中國近三千萬旅游從業者中的一員,他們所在的這一行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率達11%,已然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旅游達55.59億人次,旅游總收入5.97萬億元,同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如此龐大的行業,始于1979年鄧小平的一次“黃山談話”。
百億美元創匯時代
“搞旅游要有點外語知識,外國人來中國旅游,一星期一般要花1000美元,少了他還不滿意,但你們要創造好條件?!?/p>
如此質樸的談話,來自1979年7月15日,鄧小平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貳東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