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蘋果“悲情滯銷”
信息真假雜糅。滿地果樹枝椏其實是間伐,即果農為保證果樹在良好環境條件下生長,而砍去部分樹枝。
據工人日報報道,2013年到2017年上半年,全國農產品滯銷達到1612起。滯銷事件發生在31個省份,遍布314個地級城市。
因為蓋了一個章,王海霞被調查了數月之久,單位領導一并寫了檢查。2018年11月,她受到政務警告處分。九個月后,又被運城市紀委監委曝光。
發自:山西運城
責任編輯:吳筱羽
(本文首發于2019年9月26日《南方周末》)
信息真假雜糅。滿地果樹枝椏其實是間伐,即果農為保證果樹在良好環境條件下生長,而砍去部分樹枝。
據工人日報報道,2013年到2017年上半年,全國農產品滯銷達到1612起。滯銷事件發生在31個省份,遍布314個地級城市。
因為蓋了一個章,王海霞被調查了數月之久,單位領導一并寫了檢查。2018年11月,她受到政務警告處分。九個月后,又被運城市紀委監委曝光。
“是他騙了我?!蓖鹾O剂滔乱痪湓?,匆匆離開辦公室。
沉默源于一則處分。2019年8月19日,山西運城市紀委監委曝光的8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中,王海霞的名字出現其中。
她的身份是臨猗縣果業發展中心辦公室主任,負責管理單位公章,因在電商義賣證明上蓋了公章,成了一起“蘋果悲情營銷事件”參與者。
官方通報認為,電商平臺利用了義賣證明,被媒體轉載報道,因與臨猗縣實際情況不相符合且存在錯別字等問題,造成不良影響。
臨猗是全國果品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的縣之一。而在2018年4月,臨猗被貼上“滯銷”標簽,畫面上蘋果堆積如山、果樹枝椏砍斷在地、果農神情欲哭無淚。
“悲情牌”一度清空了臨猗石彪村果農的庫存,但利益拉扯間,愛心作為買賣中的消耗品也被磨盡。
在收購商與“悲情”果農所在的石彪村,沒人知道受處分的王海霞,外界對悲情營銷的批評,更沒有影響黃河邊又一年秋天的果熟蒂落。
“悲情”村莊
石彪村是縣里的桃果產業先進村,333戶人家、1333個村民中多數從事果品業。
2019年9月初,村里的油桃剛被各地客商拉走,早熟蘋果正待包裝入庫,果子堆在筐里,女人們給蘋果套上泡沫網袋,貼好品牌標簽,從早上六點忙到晚上七點,一天掙100元。
臨猗位于晉西南運城盆地,此地平均海拔400至600米,并非蘋果優生區,晚熟果比不過高海拔的山西吉縣、陜西洛川等地,但光熱資源豐富,中早熟品種獨具優勢。該縣550個自然村,70%的耕地栽植果樹,70%的農民從事果業,農民收入的70%來自果業。
在這個人均年收入僅1萬元左右的村里,蘋果的成本要掰著指頭算,修剪一天180元,雇人套一個袋八分錢,脫一個袋八分錢。澆水、施肥、套袋、脫袋、修剪,每斤蘋果的成本接近一元。
而市場價格波動,受品種與質量影響,有的蘋果每斤0.7至0.85元,有的可達1.8至2.2元,算下來,果農的利潤只在幾毛錢之間。
蘋果貯存時間長,銷售期往往長達數月,價格波動大,且與時機緊密掛鉤。
每年9至11月蘋果采收,新貨大量涌入市場,價格相對較低;12月至次年2月,市場需求增加,價格逐漸抬升;3至4月,冷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